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完白山人傳》閱讀答案及譯文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完白山人傳 清 包世臣 ① 山人,安徽懷寧之集賢關人也。姓鄧氏,字石如,其名琰,以敬避今上御名下一字,遂以字行,而更字頑伯。集賢關當皖公山下,故又號完白山人。 少眇所聞 完白山人傳

清·包世臣①
山人,安徽懷寧之集賢關人也。姓鄧氏,字石如,其名琰,以敬避今上御名下一字,遂以字行,而更字頑伯。集賢關當皖公山下,故又號完白山人。少眇所聞見,顧獨好刻石,仿漢人印篆甚工。弱冠,孤露②
,即以刻石游。性廉而尤介,無所合。山人篆法,以二李③
為宗,其分書④
遒麗淳質,變化不可方物,結體極嚴整而渾融無跡。山人自謂:“吾篆未及陽冰,而分不減梁鵠。“余深信其能擇言也。
山人客于梅氏八。學既成,梅氏家益匱,不復能客山人。山人乃復如前,草履擔簦,遍游名山水,以書刻自給。山人游黃山至歙,鬻篆于賈肆。武進編修張惠言教授歙修撰金榜家,編修故深究秦篆,為修撰所器。編修見山人書于市,歸語修撰曰:“今日得見上蔡真跡!”修撰驚問,語以故,遂冒雨偕詣山人于市側荒寺。修撰即備禮客山人。山人僑居修撰家,編修遂從山人受篆法。一,修撰稱之于太子太傅戶部尚書曹文敏公,文敏請山人作四體千文橫卷,字大徑寸。一日而成,文敏嘆絕,具白金五百為山人壽。
乾隆庚戌秋,八旬圣節。文敏以六月入都,強山人同往。山人獨戴草笠,?芒鞋,策驢,后文敏三日行。文敏輿從,以山東發水轉后,與山人相值于開山。時巡撫以下命吏,郊迎文敏。山人策驢過轅門,門者呵止之。文敏坐堂上,遙見山人,趨出延入,讓上座,遍贊于諸公,曰:“此江南高士鄧先生也,其四體書,皆為國朝第一!”諸公乃大驚,為具車從。文敏曰:“吾屈先生甚,乃肯來都,卒不肯同行,愿諸公共成先生之志。”遂率諸公,送山人至轅門上驢去,乃入就坐。
山人常往來江淮間,鬻書以給旅費。余以嘉慶七識山人于鎮江,過從十余日。明復于揚州相值,山人作太山之游。至九秋,山人由山東至常州,過揚不入城。及十一月末,始知余與翰風同客揚州。翰風編修弟也,余始聞山人名自翰風。時山人得家書促歸里,乃買舟回揚,訪余于天心墩,而余適去東臺。山人俟余至十二月初八,乃語翰風曰:“歲盡矣,去家尚千里,吾不及終待慎伯矣。”遂解纜。翌日而余至。山人歸里不復出游,遂以明十月卒于家,六十有三歲。(選自《藝舟雙楫》有刪減)
【注】①包世臣:清代學者、書法家、書學理論家。字慎伯,晚號倦翁、小倦游閣外史。②孤露:父母死亡。③二李:指秦李斯、唐李陽冰。④分書:書法的一種。
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梅氏家益匱,不復能客山人 空乏
B.鬻篆于賈肆 賣
C.遍贊于諸公 介紹
D.而余適去東臺 到,往
6.下列句子中,全都能表現鄧石如深厚的“書法金石造詣”的一組是( )(3分)
①顧獨好刻石,仿漢人印篆甚工
②其分書遒麗淳質,變化不可方物
③山人篆法,以二李為宗
④“今日得見上蔡真跡!”
⑤山人常往來江淮間,鬻書以給旅費
⑥“此江南高士鄧先生也,其四體書皆為國朝第一!”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⑤⑥
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完白山人,從小喜好篆刻書法。20歲左右父母雙亡后就開始了浪跡江湖的生活,
常以書法篆刻自給。他性情正直、孤傲,我行我素。
B.最早發現鄧石如書法才華的是對秦篆研究頗深的武進編修張惠言,他在集市上看
到鄧石如的書法篆刻后說,如同見到了秦代上蔡人李斯的筆墨真跡。
C.乾隆八十歲生日,曹文敏竭力邀請鄧石如一同入都。鄧石如戴著草帽,趿拉著草
鞋,騎著毛驢,這打扮使他被開山守門士兵攔下,結果未能進入轅門。
D.包世臣是通過張惠言的弟弟張翰風知道鄧石如的。嘉慶七,包世臣在鎮江見到
了鄧石如,與之交往跟從他學習了十多日。嘉慶十,鄧石如在家中去世。
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少眇所聞見,顧獨好刻石,仿漢人印篆甚工。(3分)
(2)修撰驚問,語以故,遂冒雨偕詣山人于市側荒寺。(3分)
(3)吾屈先生甚,乃肯來都,卒不肯同行,愿諸公共成先生之志。(4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604631.html

相關閱讀:《贈賣松人》閱讀答案
“半野園者,故相國陳公說巖先生之別墅也”閱讀答案(附翻譯)
《送韓十四江東覲省杜甫》閱讀答案
《蘇軾私識范仲淹》閱讀及答案
“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閱讀答案(附翻譯)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