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泰安市西南五十里處,有一個茶棚村,說起這個小山村名字的來歷,還有一段感人的傳說呢。
清朝康熙年間,在泰安城的岱魯書院內,有一對同窗好友,一個叫劉文,一個叫張智,兩人同年而生,劉文家境貧寒,張智家中富足,張智沒少接濟劉文,兩人雖不同姓,感情卻比親兄弟還深厚。大比之年,他們一同赴京趕考,同榜題名高中進士,又同進戶部任司務之職。
那時,鰲拜在朝中操縱權柄,結黨營私,藐視少年康熙,濫殺無辜。張智投靠鰲拜,為鰲拜出謀劃策,干了不少壞事,深得鰲拜信任,官職一再升遷,短短幾年升為員外郎。
劉文多次規勸,要他遠離鰲拜,但張智官迷心竅,置若罔聞。
禍事說來就來了,鰲拜通過張智侵吞國庫銀子,少年康熙早就想剪除鰲拜,掌握了確鑿的證據后,聯合眾大臣要將鰲拜治罪,鰲拜得到了內線的消息,命在戶部的爪牙做了假賬,來了個金蟬脫殼,結果張智成了替罪羊,鰲拜為示清白,將張智打入了死牢。
這天,鰲拜下朝后正在書房賞花,護衛來報:“大人,戶部司務劉文求見!”
鰲拜瞪了護衛一眼,說:“小小的司務有何資格來拜見我?不見!”
護衛結結巴巴地說:“那劉文說,他有大人最想得到的禮物。”
鰲拜聽了,心頭疑惑,他不知道劉文說的禮物是什么,于是便傳劉文進來,劉文進來后,不卑不亢地施了禮,鰲拜見他傲慢地坐在太師椅上,而且又是兩手空空,心中不悅,便冷冷地問劉文有什么事,劉文說:“我想求鰲大人放了張智!”鰲拜一拍太師椅扶手,大笑起來:“張智貪污國庫銀兩,犯的是死罪,豈能說放就放?”
劉文湊上前去:“鰲大人,我想用我的兩件禮物來換回我兄弟的性命!”鰲拜的眼睛在劉文身上瞟來瞟去,沒見他身上帶著什么禮物,正在疑惑,劉文一笑,說:“我的禮物是瞧不見、摸不著的——我知道您五天之內有兩樁禍事,如果我告訴了您,這可算得上是禮物?大人可否放過張智?”
鰲拜一聽,嚇了一跳,忙問是什么禍事,劉文指著鰲拜的胡子說:“今晚子時,您將沒有胡須!”
鰲拜捋著胡子放聲大笑:“誰敢在我的嘴邊‘虎口拔須’?這第二樁呢?”
劉文連連搖頭:“這第二樁禍事小人就更不敢開口了……”鰲拜一定要他說,劉文這才小心翼翼地說:“明日巳時,您的小孫子會被一枚山楂噎住氣管而夭折!”
小孫子才剛剛兩歲,是鰲拜的心肝寶貝,從早到晚一大群丫鬟、仆役哄著、護著,他怎么可能會被一枚山楂噎住氣管而死?鰲拜頓時勃然大怒,一聲喝令,一群如狼似虎的護衛撲上前來,拳打腳踢地將劉文轟出書房。
當夜,鰲拜上床安歇,一群護衛舉著火把在院子里巡夜,就在這時,一只老鼠鉆出洞來,一下跳進燈油盆,又奮力一躍,跳出了油盆,護衛們追老鼠,有的還用火把抽打,老鼠身上滿是燈油,一下就點著了,老鼠變成了火球,它尖叫著逃竄,慌不擇路,竟然從縫隙里鉆進了鰲拜的寢室,又躥到了鰲拜的床邊,很快把床幔子燒著了。
鰲拜正睡得香甜,被煙嗆醒,在護衛的保護下跑出寢室,而這個時候,鰲拜才發現胡子被火燒光了,他驚異地問道:“現在是何時辰?”
一個護衛膽怯地答道:“大人,是子時!”
鰲拜一陣驚駭,他沒想到劉文預料的第一樁禍事竟然會如此神奇地應驗了,鰲拜立刻想起了劉文預測的第二件禍事,他當即傳下令去:不準府中任何人存有山楂,違令者嚴懲不貸!好生照看小少爺,小少爺周圍不準有任何可吞咽之物!
鰲拜的命令誰敢違抗,于是鰲拜府上丫鬟、傭人、家丁、侍衛全都戰戰兢兢,嚴陣以待。
鰲拜被燒光了胡須,羞于見人,第二天未去上朝,他在家里閑著無事,對小孫子更是放心不下,便讓丫鬟將孫子抱來自己親自照看。
鰲拜抱著孫子在花園里玩耍,孫子一口一個“爺爺”,叫得鰲拜心花怒放,鰲拜伸出嘴去,去親懷中孫子的笑臉,鰲拜滿腮胡子,弄得孫子癢了,孫子“咯咯”大笑,恰在這時,一只烏鴉飛過花園上空,“啊”地叫了一聲,嘴里叼著的一枚山楂掉落下來,鰲拜的孫子正仰面大笑,那枚山楂偏巧就掉進嘴里,噎住了氣管,哭不出,叫不得,漲得滿臉青紫,等到郎中趕到,小孩已是沒有氣了,鰲拜頓時撕心裂肺地大叫起來……
鰲拜冷靜下來,心想:劉文說的兩樁禍事都應驗了,莫非他是個妖人?
鰲拜命護衛去將劉文拿來,不料護衛回來報告,說是劉文攜妻帶兒逃走了,家里空無一人,他只是在書案上給鰲拜留了一封信,鰲拜展開書信,上面寫道:“當今少皇,乃真命天子,上天察你圖謀不軌,命我護佑少皇,今略施小術,以示懲戒。倘不思悔改,定將你天誅地滅!放出張智,不可食言!”
鰲拜見了這信,不敢怠慢,馬上將張智從死牢放出。
張智經此大難,認清了鰲拜的面目,便痛改前非,與鰲拜分道揚鑣,幫助康熙設計擒住鰲拜,鏟除余黨,重振朝綱。張智忠于皇上,恪盡職守,官至戶部侍郎,年過花甲告老還鄉。
張智還鄉那時正是盛夏,酷熱難當,張智的車馬行至泰安市西南五十里一個山口處,見路邊有一個簡陋的茶棚,而茶棚的主人竟十分眼熟,張智仔細端詳,越看越像劉文,上前一問,果然是他,張智立刻雙膝跪地,納頭便拜:“多謝兄臺救命大恩!”
劉文雙手將張智扶起,張智疑惑地問道:“兄臺離開京城后,滿京城傳得沸沸揚揚,說你是仙人,施展道術懲戒了鰲拜,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劉文飲一口茶,道出了其中的原委—
劉文小時候貪玩調皮,不肯好好讀書,他父親脾氣暴躁,經常拿樹條抽打他的屁股。有一天,劉文在學堂里受了先生的責打,小手被打得又紅又腫,他怕回家后讓父親看到,還要打他,放學后就不敢回家,就到城邊一個小山林里閑逛。在樹林里,劉文遇上了一只中了箭的狐貍,劉文心疼它,就把它抱在懷里,拔去了箭,包扎好傷口。就在這時,那狐貍從劉文的懷里跳出來,化作了一位美麗的少女,少女說,她要報答劉文的救命大恩,她可以滿足劉文的一個心愿。劉文見那少女慈善,便鼓足勇氣說:“我爹老是打我的屁股,疼得我不能坐凳子,你能不能讓我提前知道我爹什么時候打我,我好在褲子里藏塊棉墊子!”少女被逗得“咯咯”大笑:“小弟弟,我修行太淺,只能讓你提前知道五天內將要發生的事情。”就這樣,少女把咒語教給了劉文,并再三叮囑他:這只能作為自己的防身之用,心知而不能言傳,一旦說出去,就會在五天后雙目失明。劉文年少時,依仗了這個特異功能,少受了不少皮肉之苦。
張智被鰲拜陷害入獄后,劉文便靠著這個法子救了張智,向鰲拜說出了五天內即將發生的事情。劉文知道五天后自己將要雙目失明,難以在京為官,便遠離京城,隱姓埋名,又偷偷將父母接出,搬進了這里的茅草屋,為二老養老送終。
張智想到劉文為了救自己而心甘情愿地舍棄了一雙眼睛,禁不住淚流滿面,他誠懇地請求說:“我想和兄臺共同經營這個茶棚,你我早晚暢談,共敘友情,可否接納?”
劉文朗朗一笑:“兄弟若肯屈駕,求之不得!”
從此以后,兩人在這個茶棚里煮茶待客,談古論今,日子過得逍遙自在。八十歲那年,兩人同床徹夜長談,第二天,日上三竿還沒起床,兒女們進臥室一看,才發現兩人竟然雙雙駕鶴西去。
劉文、張智的后人在這個小山口繁衍生息,形成了現在的茶棚村。兩姓家族世代和睦相處,“兄弟茶棚”成為一段千古佳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gushihui/358195.html
相關閱讀:王府的秘密
許尤點燈
換個瞎子做人質
奇怪地房客
這棵柳樹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