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火力
第五類型是各類型中精神最專注的一群,他們極富想象力,而且經常是個不落俗套的思考家,天生擅于解決復雜的問題。在順境中,他們是優異的分析師、事實的篩選者或是博學人士。第五類型超然于人群之外,這使他們立足于獨特的有利位置做評論,他們對事實一絲不茍,與其他八種類型相比,第五類型往往能做出最公平的認知(雖然他們對感情潮流的厭惡,也導致了某方面的扭曲),第五類型甚少準備不周或受情緒干擾,他們謹慎可靠,而且會勇敢地固守他們獨立的認知。
第五類型非常擅于規劃,他們擁有先見之明的天賦,也就是想象未來的能力,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不喜歡感到意外。第七類型也喜歡規劃,但他們規劃的方式是全面思考。第五類型喜歡從已知面出發,探究未知面。“我們的工作不應該局限在這里,”家庭醫療保險機構的處長,第五類型的大衛說,“我的工作每天都在被新的資訊轟炸,健康醫療業發生了什么新鮮事?我們的對手在做什么?我們是否跟進了?我非常重視獲取事實,然后據此推斷并形成策略。”
第五類型喜歡尋找可提供優勢、抵御侵犯,或維護自我安全的信息,那可能代表了市場上的觀點,科技上的歧見,或他們周遭一閃而過的面部表情,不管是什么,你能確定的是一旦這些信息讓他逮到,他們會想:這意味著什么?你的第五類型員工會將之歸入更大的背景中進行思考,繼而建立一整套個人假設。
幾乎沒有例外的,每個第五類型都是不可思議的細節觀察者。有一次,在研討會上我提到找不到我的眼鏡,坐在觀眾席上的攝影棚招待長杰克說:“你的眼鏡掉在你車子后座的地板上。”他進來時剛好瞥了我車子內部一眼,這種洞察入微的能力使杰克在一瞥之間就發現,攝影棚授權的產品未按嚴格的許可規定制造。
抑制的
最佳的第五類型,非常在意疆域的界線。在外表上,他們謙虛而恭敬,跟第一類型一樣,彬彬有禮,甚至帶點奉承。然而兩者的出發點不同,第一類型之所以遵循禮儀是因為他覺得那是對的,第五類型則是因為那是防止人們彼此侵犯的一套共識。對第五類型而言,私人的感受及疆界是非常重要的——不論是他自己或別人的,因此,他們在人際關系上極為謹慎:有時他們的謹慎會被誤解為冷淡或拒絕,事實上許多第五類型樂于接受密切的結盟,甚至是發展親密關系,前提是只要他們的疆界受到尊重。
第五類型安靜而含蓄的舉止,經常使他在事業上的積極性受到誤解。其實他的安靜并不意味缺乏野心,他的重點與其說是力行苦修或保持孤僻,還不如說是一心一意奉獻于他對理性的熱情。投資家華倫·巴菲特之所以成為美國首富(直到他被比爾·蓋茨所取代),不單是因為他找到了便宜的股票,也因為他理智地抑制了自己投資的欲望,巴佛說:只要你小心做好你的家庭作業,這一生只需下一筆投資就行了。相形之下,第三類型可能比第五類更容易受騙,因為他們太想加入比賽,而可能隨意選一匹馬上場亮相,但第五類型在這種情況下情愿選擇走開。
有待改善
第五類型全心全意投入的傾向使他們成為嚴格的監工,而他們逃避“與人有關的任何議題”的習性,使他們看起來冷酷無情。當一名第五類型的銀行主管稱出納員為“人工提示機”時,他還不知道自己已經引起一陣騷動。“我的電腦開機二十分鐘后都比他來得溫暖。”一名第五類型官員的屬下這么說。
疏離
即使第五類型可能不智地因古怪反常而顯著突出,他們的愿望卻經常隱藏起來,安靜地使真正的自我隱形。當最高法院大法官大衛·蘇特還是新罕布什而州的司法部長時,他寧愿將雄偉華麗的司法部長辦公室讓給一名助理,自己卻要了大廈對面的一個人小房間,蘇特自己曾說,他的黑袍為他的衣櫥添增了色彩。
由于第五類型喜愛獨居的天性,他們是發現絕妙躲藏方法的高手。那位發現我的眼鏡掉在車后座的第五類杰克,在好萊塢某著名大攝影棚內負責產品促銷,他的辦公室堆滿各種購買該攝影棚明星或商標版權的商品:巨大的填充動物、游戲用具、充氣玩具、夾克、帽子、T恤以及海報,他的桌子就在門后,隱藏在這些商品之中,即使他的屋門大開也難以被發現,只有第五類型能躲藏在門戶開放的房間里,就算你進了他的辦公室,也未必看得到他,你必須大叫,然后等他的回應。我幾次發現他在桌子下的地板上工作。
第五類型經常藉著關上大門來隱形,他們以不回應敲門、住處布滿短箋,有些第五類型甚至完全舍棄自己的辦公室,在特別的地方如會議室、圖書館或家里工作,而有些第五類型干脆逃開一切。我有一名客戶是某跨國公司的主管,就在他兩個副手正爭吵誰有權管某件事的過程當中,他被牽扯進去,于是他借機不斷出差,直到一名局外顧問解決了這個問題。但也有些第五類型哪也不去,一個住在曼哈頓區的大眾心理學暢銷作家說:“我下定決心絕不離開這個郵遞區號的范圍。”他靠著看電視脫口秀節目來打發大部分的時間,而那正是他著作的主要題材來源,在安全距離下,他以手上的遙控器來觀察人們的生活。
小氣
正如一名第一類型的財務主管所說的,第五類型是“最小氣的操作員”,他們喜歡獲得并囤積,有關第五類型令人難以置信的故事實在不勝枚舉:比爾·蓋茨、波克夏-哈薩威公司(Berkshire-Hathaway)的華倫·巴佛(WarrenBuffett)、還有M&M/Mars公司的馬斯兄弟,這些富豪在旅行時依然以巴士為主要交通工具并且投宿在非常便宜的旅館。著名的第五類型大富翁保羅·蓋提也是個不折不扣的小氣鬼,他為造訪他家的石油業主管裝置了一部付費電話,“如果有人使用電話超過十或十五分鐘,”蓋提解釋著,“錢會往上加的!”
第五類型高級主管,習慣強制實施嚴格的財務規定及費用緊縮控制,為此他們甚至不在乎員工的積極性或者開拓業務的需要。但有時候,第五類型的小氣可能導致管理上的因小失大,根據比爾·蓋茨的自傳,微軟公司內部一直在使用功能落伍的電腦,直到它們實在趕不上需求為止。
第五類型認為緊握他們所擁有的一切是最安全的,艾瑞克·佛摩在《為自己而活的人》(ManforHimself)一書中,描述了他所謂的“囤積”方針,這些人:
對外在世界的任何新鮮事缺乏信心,他的安全建立在貯藏與儲存之中,消耗對他們而言是項威脅。他們被一道保護墻所包圍,而他們主要的目的是,盡可能將一切帶進這個堅固的堡壘之中,而盡量不讓任何東西流失出去,他們的貪婪不僅在于物質金錢,甚至于情感思想……他們傾向認為自己只擁有定量的能力、精力或智力,而這些存貨因使用而在逐漸消耗,而且永遠無法再補充。
第五類型最吝嗇的對象就是自己了,“想聊天?去看脫口秀!”《紐約客》連環漫畫里一名第五類型的人,躲在報紙后面對他太太這么說。
第五類型未必認為自己的行為是吝嗇,系統分析經理路易莎說:“我無意否定別人,但我不認為抑制我自己會傷到別人,應該這么說,我還能怎么做?我的時間精力都有限,而我必須合理安排。”
狹隘的觀點
第五類型面對這個世界,習慣于去分析。世界是殘酷的,他們力圖使世界在自己的眼中變得清晰、嚴謹起來。這里有一則卡文·寇利吉的故事,就在他坐火車旅行時,一名同伴從窗戶外看到一群羊,“看來他們剛剪過毛。”寇利吉看了看回答,“這一面的毛的確是剪了沒錯。”
第五類型會根據他們的分析結果,把對象進行具體化的演繹,不論是人、系統或團體。他們會長時間地把注意力聚焦在某個主題上,雖然他們的觀察通常都正確無誤,有時卻也因缺乏背景的整體了解而扭曲了真相。
第五類型的老板對數字是敏感的,很注重用數字說話。ITT公司的哈洛德·葛寧以大幅控制預算而聞名,在簡報中他對與會高級主管大力鼓吹,“這些數字將使你豁然開朗。”在外人眼中葛寧像個追逐資訊的獵犬,但在他自己看來這是“專業管理”的風格體現,他對ITT公司吞并的幾家公司一一削減預算,但過于注重數字的他卻忽略了培育經理人才,而且太過專注于各個獨立的單位,使各個公司之間缺乏協作。
即使是出自于善意,第五類型也只能給你資訊而不會提供方向。在某醫院當資訊系統處長的鮑勃,當醫院以新電腦系統及應用軟件連線作業時,卻遭到了蜂擁而至的批評。原因是鮑勃雖花了大量時間挑選并建設了新的應用系統,但他卻完全忘記安排系統訓練課程,他以為每個人都像他一樣,光靠閱讀使用手冊及摸索便能立刻上手。跟第四類型一樣,第五類型可能在強調工作成果中忘記了別人的需求。
知識上的優越感
在順境中,第五類型是謙遜的,因為他們自知自己遠非全能,但許多第五類型在知識上非常有優越感,他們是“聰明的家伙”,藐視理解力跟不上自己的人。“我厭惡愚蠢!”。一名性情類似第五類型的為美國政府工作的分析師這么說道。“那是我聽過最蠢的事了,你怎么那么笨呢?”這是硅谷一名高級主管的口頭禪。為第五類型老板工作的第三類型員工湯姆抱怨:“不管你資料準備得多完善,他總是提出你沒準備到的問題,然后他會幸災樂禍地看著你。”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jiuxingrenge/12927.html
相關閱讀:第五類型--理性的火力
五號的座右銘
九型人格中五號的人際關系與生活風格
與第五類型共事基本前提
九型人類的[心藥]06第五型人之心藥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