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歷史上那些儲君大戰中臣子與皇帝的那些?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野史秘聞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在帝制時代,皇位的交接異常重要,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發強烈的政治動蕩,甚至大規模的軍事戰爭。有鑒于此,一般都會早立儲君,斷絕人們對于皇位的覬覦。因為立儲關于國脈,所以儲君又被視為國本。

  明神宗大婚后一直無子,萬歷九年的一天,神宗在慈寧宮私幸了一個宮女王氏,卻陰差陽錯地讓她有了身孕。起初,神宗死活不認,直到太后命人取出《內起居注》核實,才被迫承認。在太后的干預下,王氏被進封為恭妃,隨后產下了皇長子朱常洛。但是萬歷與王氏云雨并非出于喜歡,而是一時性起,他真正寵愛的是德妃鄭氏。萬歷十一年,鄭氏生下皇二女,次年就進封為貴妃,萬歷十四年生下皇三子朱常洵后,旋即被進封為皇貴妃。這種進封速度使得“中外籍籍,疑上將立愛”,即神宗有可能撇下長子常洛而冊封三子常洵為太子。但是依據“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皇位繼承原則,廢長立幼是有悖常理的,無法得到廷臣的認可,于是他們紛紛上疏,想讓神宗盡快立常洛為太子,以免夜長夢多。

  萬歷十四年二月,首輔申時行首先上疏,請求早立儲君,神宗批示說長子還太年幼,再過個兩三年吧。神宗的敷衍引發了臣下的不安,于是戶科給事中姜應麟首先上疏抗爭,言辭激烈,引得神宗大怒,將其貶為廣昌典吏。御史孫維城、楊紹程,給事中胡時麟等人又接連疏請,均被神宗懲處。接二連三的責罰沒能嚇退言官,都給事中王三余,御史何倬等又各自疏請,最后,神宗干脆不表態了,將所有奏疏留中不發,來個以靜制動,大臣卻也沒轍了。到了萬歷十六年,已經迫近神宗所說的再過兩三年的期限,大臣們又紛紛請求早立太子,神宗不為所動,只是批示“候旨行”,就這樣一直拖到了萬歷十八年。

  十八年伊始,閣臣申時行等人被神宗召見時,再次提出早定儲位,但神宗卻閃爍其詞,不予正面回應。于是閣臣以集體請職力爭,在這樣的壓力面前,神宗被迫妥協,傳旨說只要廷臣不再奏請了,就會在后年冊立皇太子。言下之意只要有人再鬧,這道旨意就不作數了。廷臣為了冊立的順利進行,保持了緘默,但是眼見快要到期,卻不見任何冊封的跡象。按捺不住的工部主事張有德請神宗早做準備。這一奏正是神宗所期望的,于是傳諭將冊封推延至二十一年再舉行。其實明眼人都知道,這只不過是神宗不想冊立常洛為太子的借口。

  二十一年正月,神宗傳旨說要在今年春天舉行冊封,廷臣鑒于張有德的教訓,都沒有再行疏請。但隨后神宗卻突然提出,皇后年齡尚小,還有產子的可能,要等待嫡子的出生,準備先將常洛等人封王。此時的內閣首輔王錫爵左右為難,于是他“擬兩旨以進,一為冊立定期。一則云中宮年少,且待數年后,有嫡立嫡,無嫡立長,以遵祖制,今且并封三王以俟之”。但神宗并沒有考慮第一種方案,而是直接向禮部下達了“三王并封”的旨意。苦苦等待卻換來如此結果,廷臣自然不肯罷休,紛紛上疏要求如期冊立。首輔王錫爵倍感輿論壓力,也力請按原定時間立儲。面對舉朝反對,神宗也只好作罷,再次擺出拖延的姿態,下令要再等兩三年。八月,王錫爵再次奏請冊立太子,并請皇長子出閣講學。神宗雖然答應了此請求,但卻提出要皇三子常洵也一起出閣。在明代,出閣讀書的權力為皇太子獨享,一旦出閣,也就意味著皇太子地位的初步確認。神宗想讓常洵一起出閣讀書,表明二者皆有當選太子的可能。這一無理要求被內閣封還。最終,朱常洛于二十二年二月出閣讀書,對此,明人沈德符評論說“雖未正儲皇之位,而人心遂大定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002194.html

相關閱讀:揭秘:古人們為何喜歡在春節結婚和行房?
老知青憶:北大荒男知青為當赤腳醫生自己割掉闌尾
古代時候的“宅女”超齡不嫁人會被罰款
震驚:李清照用詩詞殺死了自己的丈夫趙明誠!
司空摘星個人簡介 司空摘星是哪部小說中的人物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