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古代懸棺之謎:古代懸棺是怎樣“飛”上懸崖的?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野史秘聞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懸棺屬崖葬中的一種。葬址一般選擇在臨江面水的高崖絕壁上,在懸崖上打鑿數個孔釘用木樁將棺木置其上,或者將棺木一頭置于崖穴中,另一頭架于絕壁所釘木樁上。人在崖下可見棺木,“地仙之宅,半崖有懸棺數千”,懸棺因此而得名。同天葬、水葬一樣,懸棺葬是一種古老神秘的喪葬形式,是中國南方古代少數民族的葬式之一。千百年來,懸棺始終像一個謎團縈繞在人們的腦際:古人為何要把棺木高懸于千仞絕壁之上?重達數百公斤的懸棺,是怎樣被安放在那些水流湍急的懸崖絕壁上的?“巖上有棺材,金銀千千萬,舍命難得來”的傳言是真是假……

  中國的懸棺研究,正式開始于上個世界40年代。1946年,一批中國史學界、人類學家、社會學家首次考察了四川省珙縣、興文懸棺葬時,開始使用“懸棺”這一名詞。據最近的調查研究發現,懸棺呈點示分布在川、黔、滇、湘、桂、粵、浙、贛、閩、皖等南方諸省。部分地區的懸棺葬附近還有崖畫。各地的懸棺中,福建武夷山地區屬春秋戰國時期,大多采用整木挖制的船形棺;四川珙縣一帶屬元明時期,多是整木挖成的長方形棺。

  懸棺葬共有3種懸置方式:一是木樁式,在峭壁凹入可避風處,鑿孔插樁,架棺于上;二是鑿巖式,鑿巖為穴,置棺于內;三是自然洞穴式,利用巖壁天然縫隙或洞穴,置棺于內。木樁式、鑿巖式懸棺目前分布最集中的地方是四川珙縣洛表鄉、曹營鄉和貴州的修文六廣河。四川珙縣洛表鄉懸崖峭壁上現存放著250多具棺材,長江三峽沿岸的風箱峽和大寧河畔的懸棺遺跡,更是達300余處。

  相傳諸葛亮入川時,乘船經過長江西陵峽,突然患了重病。他不是真的病了,而是犯了心病,他花費了一生的時間寫成了一部兵書,一直帶在身邊,因為一直沒有找到可以傳授的人,因此不知道該把這本兵書如何處置。思來想去,諸葛亮決定將兵書藏在一個常人難以發現的地方,并在兵書上豎了一把寶劍,用來守護兵書,讓后世有膽略才識者去取。

  此事辦成后不久,讓一個吳姓的人知道了此事,于是派兩個會飛檐走壁的大盜偷取。船行到兵書之下時,吳姓人抬頭一望,果然見半山崖上的兵書寶劍金光閃閃,急命兩個大盜火攀巖盜取。誰知,忽然狂風大作,飛沙走石,兩個大盜心中一驚落入長江浩浩蕩蕩的江水之中。兵書上顯出“有才者取,無才者亡”八個大字。此后,再也無人敢對兵書寶劍動非分之想。

  經考古學家的實地考證,所謂長江三峽上的“寶劍”,是因絕壁上的石灰巖垂直發育而成的突出石塊;“兵書”則是半山腰巖隙中的幾塊匣狀物體,正是古代的懸棺。相傳,曾有一位采藥人,從山頂垂直下落進入穴中,打開懸棺,從中取出銅碗、銅劍等物。

  就像古埃及的金字塔一樣,懸棺的發掘充滿了軼聞。上個世紀三十年代,一位姓陳姓地方官為了探究當地?人懸棺的奧秘,雇用兩名樵夫從絕壁上掀下兩具懸。其中一具運到一處學校供展覽考察研究之用。誰知道沒過多久,兩名樵夫都遭意外慘死,陳姓官員也遭到了很多詭異之事,暴病而亡。這件事慢慢傳開,學校里一片恐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045592.html

相關閱讀:老知青憶:北大荒男知青為當赤腳醫生自己割掉闌尾
古代時候的“宅女”超齡不嫁人會被罰款
揭秘:古人們為何喜歡在春節結婚和行房?
司空摘星個人簡介 司空摘星是哪部小說中的人物
震驚:李清照用詩詞殺死了自己的丈夫趙明誠!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