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1971年基辛格秘密訪華震驚了誰?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野史秘聞 來源: 記憶方法網
,

1971年7月9號,基辛格以美國總統尼克松特使,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身份由巴基斯坦秘密進入中國,到北京與毛澤東和周恩來會談,實際上是為中美關系發展前景摸底,美國當時仍與臺灣保持外交關系,基辛格的北京之行震動了世界,最吃驚的莫過于事先被蒙在鼓里的美國政界和蘇聯的高層,日本更是如夢初醒,趕快加快與中國實現關系正;牟椒,其他各國也不甘落后,一股與中國建交的熱潮由此掀起。

基辛格與毛澤東會談 資料圖

鳳凰衛視2月26日《騰飛中國》,以下為文字實錄:

何亮亮:1979年的農歷春節,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受邀踏上了美國的土地,九天的旋風訪美之行取得了巨大成功,這是新中國成立后,中國領導人第一次訪美,中美雙方在經濟和科技領域簽訂了一系列合作協議,就在前一年底,中美同時發表了建交公報,中國緊接著就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向世界傳遞出了改革開放的新聲。

中國與世界先進水平之間的巨大差距擺在眼前,加快中國現代化建設的任務顯得尤為緊迫,回顧整個1970年代,中美關系正;牡缆芬悦孛芏鴤髌娴母邔踊訛殚_端,卻歷經波折,1971年7月9號,基辛格以美國總統尼克松特使,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身份由巴基斯坦秘密進入中國,到北京與毛澤東和周恩來會談,實際上是為中美關系發展前景摸底,美國當時仍與臺灣保持外交關系,基辛格的北京之行震動了世界,最吃驚的莫過于事先被蒙在鼓里的美國政界和蘇聯的高層,日本更是如夢初醒,趕快加快與中國實現關系正;牟椒,其他各國也不甘落后,一股與中國建交的熱潮由此掀起,基辛格鋪路在前,尼克松1972年2月下旬的中國之行自然是水到渠成,《中美聯合公報》簽署后,兩國交往的大門終于被打開,然而雙方還未來得及實現中美關系正常化,尼克松就因為“水門事件”而提前下臺,繼任的總統福特,沒有能在中美關系上大有作為,直到1970年代后期,中美兩國領導人同時經歷輪替,鄧小平重新復出,卡特入主白宮,雙方歷經艱難的談判,終于實現了中美關系正;,奠定了雙方經貿合作的基礎。

在中國改革開放的道路上,中美建交無疑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與此同時中國也在向外部汲取利于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寶貴經驗,1978年5月17日,國務院成立了引進新技術領導小組,一批高級官員奔赴西歐發達國家展開了考察,現代化的鄰國日本給鄧小平的觸動很大,1978年8月,中國與日本締結了《中日和平友好條約》,10月下旬,鄧小平作為中國領導人首次正式訪問時候,當乘坐時速240公里的新干線,由東京前往京都的時候,日方的陪同人員問鄧小平有何感受?這位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意味深長地說,像風一樣快,就像推著我們跑一樣,我們現在很需要跑。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056279.html

相關閱讀:古代時候的“宅女”超齡不嫁人會被罰款
揭秘:古人們為何喜歡在春節結婚和行房?
震驚:李清照用詩詞殺死了自己的丈夫趙明誠!
司空摘星個人簡介 司空摘星是哪部小說中的人物
老知青憶:北大荒男知青為當赤腳醫生自己割掉闌尾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