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裝劇的人對“尚方寶劍”“免死金牌”應該不會陌生,每每到關鍵時刻這二者一出現,故事就將峰回路轉,柳暗花明。壞人得到嚴懲,好人逃過大劫,然后萬事大吉。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下“尚方寶劍”、“免死金牌”的來龍去脈,看看誰的權力更大。
這二者都來源于至高無上的皇權。
“尚方寶劍”乃是皇帝御賜欽差大臣之物,不僅具有先斬后奏的權力,同時也是地位、權力的象征。“尚方寶劍”就是由尚方所鍛煉的寶劍,亦稱為勢劍。尚方(即上方)是掌管供應制造帝皇所用刀、劍等器物的一個機構。這個機構是秦朝開始設立的,負責官吏稱為尚方令、尚方丞。尚方劍本為斬馬劍,非常鋒利,可以斷馬,由于藏在尚方,便俗名“尚方寶劍”。
“免死金牌”一般指丹書鐵券,是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世代享受優遇或免罪的憑證。丹書鐵券是用朱砂寫字,鐵制的憑證。始于漢高祖,后代沿之。為了取信和防止假冒,將鐵券從中剖開,左半頒給持有人,右半內藏朝廷府庫。有事就將鐵券勘合,以作為憑據。
南北朝以后,開始具有免罪免死的功用。梁時用銀填字,即銀券,隋時用金填字,亦稱金券金書。所以后世稱鐵券為金書鐵券,又因鐵券可以世代相傳,又稱鐵券為世券。
唐昭宗賜錢?以金書鐵券
國家博物館珍藏有公元896年唐昭宗嘉獎吳越王錢繆討伐董昌有功頒賜于吳越王的鐵券。該鐵券鐵質鑄成,形如覆瓦狀,上嵌金字350個。其中有“卿恕九死,子孫三死”的內容。
誰能握有尚方寶劍?當然是德高望重深受皇帝信任的官員。手握尚方寶劍,就等于掌握了幾乎與皇帝一樣的審判權柄,可以對犯罪的官員先斬后奏,既使對方是位列三公九卿也照斬不誤。
而免死金牌則是一種護身符,擁有免死金牌的官員通常都是大功臣,皇帝為了感謝他們對江山社稷作出的貢獻,特賜他們免死金牌,在他們將來犯下死罪時(謀反罪除外),可以保全性命。由此可見,尚方寶劍是用于奪取人的性命,而免死金牌則用于保全自己的性命。
那么,當一位持有尚方寶劍的欽差準備動用先斬后奏的權力殺人時,卻發現對方竟持有免死金牌,這種情況下又怎么辦呢?也就是說,尚方寶劍與免死金牌相遇,誰更厲害?誰服從誰?
這尚方寶劍和免死金牌,一件是逾越所有訴訟程序,可以斬殺任何等級的犯罪官員的御賜利劍,一件是具有刑事豁免權,可逃脫除謀反罪外任何罪責的皇授金牌,兩者作用相對立,但法力相當,它們似乎既能克制對方,卻又無法壓制對方。
對于尚方寶劍和免死金牌,我們大多是從小說、戲劇以及影視作品中了解到的。但是,我們又從未見到過這兩者同時出現,針鋒相對的一面。在上述作品中,只要出現尚方寶劍的時候,往往不會冒出免死金牌。只要免死金牌一登場,尚方寶劍必定躲到了天邊,兩者老死不相往來。這兩件珍貴之物只能由皇帝親自賜給,且頒發的數量極少,皇帝怎么會“以子之矛,陷子之盾”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100906.html
相關閱讀:古代時候的“宅女”超齡不嫁人會被罰款
揭秘:古人們為何喜歡在春節結婚和行房?
司空摘星個人簡介 司空摘星是哪部小說中的人物
震驚:李清照用詩詞殺死了自己的丈夫趙明誠!
老知青憶:北大荒男知青為當赤腳醫生自己割掉闌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