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里關于武松怒殺潘金蓮西門慶之后,還有這么一段:
大牢里取出王婆,當廳聽命。讀了朝廷明降,寫了犯由牌,畫了伏狀,便把這婆子推上木驢,四道長釘,三條綁索,東平府尹判了一個"剮"字,擁出長街。兩聲破鼓響,一棒碎鑼鳴,犯由前引,混棍后催,兩把尖刀舉,一朵紙花搖,帶去東平府市心里,吃了一剮。
那么,王婆騎木驢究竟是一種什么刑罰呢?
宋代的刑罰,分"極刑"、"徒刑"和"流刑"三大類。
極刑分絞、殺、剮三個等級。絞刑一般適用于婦女,讓她們得一個"全尸",算是當年對婦女的優待。像王婆、西門慶之類通*人犯,罪大惡極,都應該判處"極刑"。所以王婆得到了當年的"最高獎賞":不但被判剮刑,還享受了"騎木驢"游街上刑場的殊榮。書中描寫:
大牢里取出王婆,當廳聽命。讀了朝廷明降,寫了犯由牌,畫了伏狀,便把這婆子推上木驢,四道長釘,三條綁索,東平府尹判了一個"剮"字,擁出長街。兩聲破鼓響,一棒碎鑼鳴,犯由前引,混棍后催,兩把尖刀舉,一朵紙花搖,帶去東平府市心里,吃了一剮。
這一段描寫,當然不一定是宋代刑罰的實錄,而很可能是明代人加上去的。朱元璋登基做皇帝以后,懲治貪官和淫婦特別兇狠:貪官只要貪污五十兩銀子以上者,就處"活剝皮"極刑,各地都設有"剝皮亭",剝皮之后,還要"揎草",放在剝皮亭內示眾。婦女只要因奸情而謀殺親夫,不但要受剮,而且要"騎木驢"游街。
"剮刑"俗稱"千刀萬剮",江南通稱"殺千刀",按律法規定,必須剮一千刀,一說三千六百刀。如果低于這個數字,劊子手有受賄的嫌疑,就要"連坐"。因此明代的劊子手技術最高明,剮刑的最高歷史紀錄是魏忠賢的"對食"客氏,剮了一萬多刀。--魯迅先生說:中國的婦科大夫因為沒有學過解剖學,根本不知道婦女的肚子里面有些什么器官內臟,而劊子手卻"門兒清"。以前老師解釋五刑中的"宮刑":男子去勢,女子幽閉,都說是男子割去生殖器,女子則關起來。魯迅先生經過多方考證,方才明白所謂的"幽閉",原來是給女犯動婦科手術,讓她永遠不可能再"偷漢子"!--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都用在這上面了!
《水滸傳》中的這一段描寫,估計明清時代的讀者,大概是人人都明白的。時至今日,刑罰改變,"剮刑"大概還都聽說過,至于什么叫"騎木驢",不要說今天的青年人不知道,恐怕許多大人,也不一定聽說過,所以這里必須解釋一番。
"騎木驢"其實不是"判處刑罰",而是"附加刑罰",一般都是當地百姓出于義憤,買通劊子手"法外施恩"的。這種刑罰,一般只施用于"謀殺親夫"的女犯。潘金蓮如果沒被武松所殺,大概也逃不脫這一關。
所謂木驢,據歷史記載,有許多種樣式,大致可因當地的制造工藝水平高低,分為繁簡兩種。
簡單的,不過是一段圓木頭,下面安四條腿,像一張條凳,所不同的,第一是"凳面" 不是平的,而是呈圓弧形;第二"凳面"正中間,有一根二寸來粗、一尺多長的圓木棍兒,向上豎著,象征"驢?"--這就是這種刑具被稱為"木驢"的原因:你不是貪淫么,驢?最大,讓你臨死之前充分享受!女犯被判剮以后,就把她全身衣褲剝光,把她強按在木驢上,關鍵的一筆,是一定要把那"驢?"插進女犯的陰道里。女犯負痛,當然要掙扎,所以還要用四枚大鐵釘把女犯的兩條大腿釘在木驢上,然后由四名大漢抬著木驢游街。游街隊伍的前面,敲著破鼓、破鑼--之所以一定要用破鼓、破鑼的原因,絕不是沒有好鑼好鼓,而是一定要和縣太爺出行的"鳴鑼開道"有所區別。在游街的過程中,還要用帶刺的荊條--也就是《水滸傳》中所寫的"混棍"--抽打女犯的后背,要她高喊:"我是謀殺親夫的淫婦,大家來看我的下場!"--這是中國傳統酷刑中,專門用來對付"紅杏出墻"又加"謀殺親夫"的婦女的。充分體現了男權社會、夫權社會對"不守婦道"女性的殘酷摧殘。
所謂"繁式",估計可能是"科學技術"發達、木制機械制作技術精良以后對傳統"手抬"木驢的技術改進:繁式木驢,肚子里是空的,四條"驢腿",各安木輪,女犯游街的時候,不是被抬著走,而是有人在后面推著走。關鍵的一筆,是木輪連著一條"制動桿",制動桿連著木驢肚子里的一個"偏心輪",偏心輪又連著象征"驢?"的木棍兒,所以木驢往前推,"驢?"就能上下伸縮。往往女犯還沒有押到刑場,由于木棍兒搗爛了內臟,早已經半死不活,氣息奄奄了。
"徒刑"則適用于"罪不致死"的惡人,刑期一般都在三年以上,最多十五年至二十年。當年沒有"無期徒刑"和"終身監禁",罪行超過十五年、二十年的,大概就活不成了。--事實上,由于古代沒有"勞動改造"制度,為了監獄里盡量少關只吃飯不干活兒的犯人,連五年以上的刑期都很少,更不用說十五年、二十年了。
"流刑"只適用于輕刑犯,本來是"流放"的意思,就是把犯人押送到邊疆荒涼的地方去定居,不許他回來。這有三種意義:一是往邊疆輸送人口,開拓邊疆;二是讓他們在邊疆過艱苦的日子,算是"贖罪";三是邊疆地方荒涼,可以避免他們繼續犯罪!端疂G傳》開篇寫高俅"被遞解出境",實際上就是判處流刑,只是由于高俅的罪行不重(引誘良家子弟學壞),沒往邊疆送而已。宋代實行的是"募兵制",士兵來源不足,所以后來把"流刑犯"發配到軍營中去服役(當兵或充當雜役),稱為"配軍",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充軍"。"流刑"分三等三級:從年限分,分一年、兩年、三年三等;從距離分,分一千里、兩千里、三千里三級。結合起來,共九個等級。武松被判流兩千里,發配孟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洛陽東面一百多里的孟縣(不是山西的孟縣),算起來,從恩州到孟州,還不到一千里,實際上府尹在暗地里已經給他減輕了。至于多少時間,書中沒說。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317967.html
相關閱讀:震驚:李清照用詩詞殺死了自己的丈夫趙明誠!
老知青憶:北大荒男知青為當赤腳醫生自己割掉闌尾
揭秘:古人們為何喜歡在春節結婚和行房?
司空摘星個人簡介 司空摘星是哪部小說中的人物
古代時候的“宅女”超齡不嫁人會被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