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平王東遷的過程簡介:平王東遷結果怎么樣?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典故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平王東遷是東周初期周王室把都城由鎬京遷到洛邑的歷史事件。周幽王時,廢掉申后及太子宜臼,立其寵愛的褒姒為后,伯服為太子。公元前771年,申后之父申侯勾結犬戎攻破鎬京。周幽王點起烽火求援,眾諸侯因以前被烽火所戲而不加理會。周幽王最后被殺于驪山,西周滅亡。其后眾諸侯擁立太子宜臼為王,是為周平王。因鎬京曾發生過地震受損,殘破不堪,又接近戎、狄等外患威脅之下,于是平王在即位后第二年(公元前770年),在鄭、秦、晉等諸侯的護衛下,將國都遷至雒邑,開始了東周的歷史。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后各地諸侯才知道,原來犬戎真的打進鎬京了。于是,他們紛紛帶著大隊人馬前來鎬京救援。諸侯們打退了犬戎,立原來的太子宜臼為天子,也就是周平王,然后就回各自的封國了。

  沒想到這些諸侯們前腳一走,犬戎后腳就又進來了,而且是經常進犯。當時,京師宮殿被焚毀,國庫虧空,而且西邊的很多土地都被犬戎占去了,邊境烽火也是連年不息。于是,平王就與群臣商議遷都到洛邑(今河南洛陽)。周公反對道:“不好!洛邑雖然居于天下之中,但是四面受敵;而鎬京呢,左邊有崤山、函谷關,右邊有隴國、蜀國,而且沃野千里,這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天府之國,F在,大王如果要舍棄鎬京,遷都到洛邑,臣認為不可!”平王沒有聽取周公的諫議,把都城遷到了洛邑。平王東遷,并沒有遷徙豐、鎬二京的百姓,因此在洛邑建國的時候,只能依靠諸侯的力量,從此落入了諸侯的掌控之中。諸侯們各霸一方,展開了長達五百多年的殘殺。

  周平王遷都洛邑,東周開始,其中周平王執政達五十年之久。

  洛邑又稱成周,它是周武王當年于牧野之戰東征滅商后,回師途中選中用于建設新都的地址。洛邑位于伊水、洛水一帶的夏人故地,周武王決定將殷人的殘余勢力集中在此,以加強地處西方以豐鎬為中心的周人對其的控制。武王計劃好以后,未能等到新城開始動工,就去世了。

  后來,武王的弟弟周公接手了營建新城的重任,經歷了約一年時間,這座新都基本建成。周公將殷人遷移至此,并駐扎軍隊進行監視。在西周王朝統治期間,洛邑作為西周的東都,或者叫陪都,其地位也相當重要,但相比鎬京,還是次之。直到周平王遷都至此,洛邑方成為權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國都。

  由于周平王是弒父奪位,因而為尊崇禮制的各諸侯所輕視,周天子在諸侯間的威望一落千丈;而這一時期的周王室更加衰弱,諸侯勢力卻越來越強,東周從一開始就呈現出王室衰微的趨勢。

  雖然已經離開了鎬京,但周天子的安寧日子并沒有多少。王城洛邑仍然時常受到戎狄的侵擾,在戎狄的蠶食下,周平王對京畿之地的控制范圍日漸縮小,最后淪落到僅剩下今洛陽城附近的地盤。與此同時,周天子也逐漸喪失了控制諸侯的權力和直接掌控的軍事力量。為了獎掖支持周王室有功的晉國、鄭國等諸侯,周王室先后將周圍的一些土地分賜給他們。周惠王四年(公元前673年),將虎牢關以東之地賜給鄭國,將陜西東部的酒泉地區賜給虢國。周襄王十七年(公元前635年)又將黃河以北的溫地賜給晉國,這種行為導致周王室的領地不斷縮小,其實際占有領域東至滎陽,西抵潼關,南達汝河,北臨黃河。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隨著秦晉二國征服陸渾,并將其族內人遷至中原伊川一帶,周王室的領土被進一步壓縮,僅僅據有今河南省西北一部分土地,方圓不過一二百里,其面積已遠不能和稍大的諸侯國相提并論。

  轄地減少,財政匱乏,周天子原本凌駕于其他諸侯之上的政治和經濟資本都煙消云散了。正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原本依托于西周時期舊的政治和經濟局勢建立起來的一套全面的禮制也“禮崩樂壞”,天子的權威得不到尊重,往往遭到有實力的諸侯輕視。周襄王即位后,居然傾全國之力也找不到一輛供天子乘坐的馬車,只得又派人到魯國去要,結果被魯桓公以冠冕堂皇的理由“諸侯不貢車服”趕了回來。周景王曾經責難晉國王室進貢日常用品,卻被掌管點擊的籍談以從來沒有受過周王室的恩賜為理由回絕,周景王立刻歷數了周王室對晉國的封賞,把籍談說得啞口無言。這就是成語“數典忘祖”的來歷?墒,周景王的伶牙俐齒并不能緩解周王室的財政危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84191.html

相關閱讀:盤點:當今世界上十大最昂貴的書籍
朱高熾誠孝張皇后簡介 朱高熾元配張皇后生平介紹
劉秀兄弟劉?結局是什么 劉秀的祖先是誰
劉正彥是誰?劉正彥生平介紹
朱元璋為什么又叫朱重八?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