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知青憶開會:一村民不慎將口號喊成林副主席永遠吃糠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野史秘聞 來源: 記憶方法網
,

喊后一句的時候,貧農徐德忠竟然喊了一句“敬祝林副主席永遠吃糠!大家都驚呆了,在那個年代,徐德忠的這句話簡直是飛蛾投火。果然,徐德忠遭到了連續不斷的批斗,還好他“攻擊”的不是毛主席,否則真是后果難料。

生產隊開會

本文摘自:大河網,作者:王國興,原題為:《王國興:回憶我的知青生活》

1941年,我出生于濟南市老東門雙龍街,上溯好幾代都是城市貧民。我兄弟姐妹4人,除大哥外,二哥、我和妹妹的童年都是在位于黑虎泉東半邊街的慈善公所里度過的。在我的記憶里,父親在艱辛的勞作之余,經常到處逮蛐蛐賣補貼家用。大哥每天挑著擔子去雙龍街北頭的小北門收菜,再挑到東關大街或南門、皇亭去賣。盡管這樣,我們家還是經常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生活非常艱難。

新中國成立后,父親被政府分配到淄博新博煤礦當教員,我們全家也隨父親搬到了淄博,開始了新的生活,并進入趙莊二中上學,因我擅長文藝,吹拉彈唱都會,身體素質也很好,一直擔任班上的文娛委員和體育委員。1959年,我于淄博趙莊二中畢業。

1960年底,上級號召廣大知識青年“有親投親,有友投友”支援農業建設,我在全家人的支持下,積極響應號召,在礦上報名后,投親下鄉到歷城縣董家公社城角巷村第一生產隊的繼母的娘家,成為了城角巷村的一名下鄉知青。

因我自幼生長在窮苦之家,練就了一副吃苦耐勞的性格。下鄉之后,我立即滿腔熱情地投入到了生產隊的生產生活之中,積極向生產隊里的老社員們學習、討教,不長時間我就成了隊里的生產能手,耕耩鋤割,揚場垛垛,各種農活干得有模有樣,在搞好生產的同時,我自學并熟練掌握了瓦工、電工技術,農閑時節經常給四鄰八舍幫工幫忙,得到了大家的好評,在群眾中樹立了較高的威信。

1961年,在熱心人的撮合下,我與本隊的黃玉欒喜結連理。由于我是外來戶,在當時還有些封建的社會背景下,我們的婚事遭到了黃氏家族某些人的強烈反對,甚至引起了個別人的打擊、報復。1962年,一隊場院屋子內的干草垛被人點火,有些人竟然嫁禍于我,對我采取了停止勞動、開會斗爭等極端行動,個別人甚至離間我和妻子的關系,勸她和我離婚,劃清界限。對此,我作了不屈不撓的斗爭,為了證明清白,我找到了公社黨委書記趙濤陳述事實。趙濤同志對這種無憑無據隨意給人扣帽子、打板子的行為非常氣憤,他專門到村里來,召集有關干部開會,毫不留情地對他們進行了批評、教育。后來經過查實,干草垛是唐王公社王坡村的李某放的火。

我從小就敢說敢做,愛打抱不平。在生產生活中,經常對個別干部的不良行為進行揭發,積極同損害群眾利益的人作斗爭,這引起了個別人的強烈不滿。1968年,我被扣上了“反黨集團總頭頭”的帽子,被誣蔑為隱藏在人民內部的階級敵人,遭到了殘酷的迫害、批斗,并對我進行了抄家,派“四類分子”在我的家門口站崗,對我全家進行監視,我和家人在身體上、精神上都受到了很大的摧殘。

1969上半年,在廣大群眾的大力支持下,我被選為城角巷村革委會主任。上任后,我積極帶領干部群眾先從農業生產基本設施建設入手,打好農業生產的基礎。當時,村里只有一臺變壓器,因為負荷不夠,六個生產隊只能是輪流使用,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為徹底解決這個大難題,我多方托人打聽后,騎自行車去駐邵而公社的變電校驗所聯系購買,校驗所一位姓宋的技術員聽了我懇切的敘述后,很受感動,他向我透露所里還有一臺合格的變壓器未售出,已經許給了天橋的買主,只是還沒有付款拉走。機不可失,我立即趕回村里,由于興奮、著急,車子騎得飛快,一百多里的路程,1個多小時就趕回來了。喘息未定,我就緊急召集大隊干部、各生產隊干部商議,一個生產隊選出10個壯勞力,總共60個人,去邵而購買變壓器。經過我們的一番軟磨硬泡和懇求,校驗所的領導終于同意賣給我們這臺變壓器。當我們幾十號人把嶄新的變壓器拉回村里后,在群眾中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大伙都說,我為城角巷村辦了一件大好事,從此,群眾再也不用為輪流用電發愁了。但有個別人在背后罵我是“強盜”,說變壓器是硬靠人多搶回來的。我對群眾說,只要是對社員有利的事,只要是對城角巷村有利的事,我寧愿再當幾回“強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97905.html

相關閱讀:古代時候的“宅女”超齡不嫁人會被罰款
揭秘:古人們為何喜歡在春節結婚和行房?
老知青憶:北大荒男知青為當赤腳醫生自己割掉闌尾
司空摘星個人簡介 司空摘星是哪部小說中的人物
震驚:李清照用詩詞殺死了自己的丈夫趙明誠!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