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毅司令員暴跳如雷,大罵蔣介石是魔鬼,說他“披著耶穌信徒的外衣,卻干著魔鬼的勾當,我們一定要代表上帝送他下地獄。格老子,打不垮蔣介石,我們將死無葬身之地!”
陳毅 資料圖
本文摘自:《百年潮》2015年5期,作者:成善一,原題為:《兩次聆聽陳毅軍長講話》
懷舊,大概是老年人不可回避的一個通病。眼前的事可能轉身就忘,但幾十年前的事卻歷歷在目,特別是那些對自己成長有過影響的事,想忘也忘不掉。我曾近距離聆聽過陳毅軍長兩次講話,至今他的講話回響在耳。
第一次:在羅炳輝的追悼會上
我初見陳毅軍長,是1946年夏天,山東臨沂,在羅炳輝副軍長的追悼大會上。他當時是新四軍軍長兼山東軍區司令員,但他的部下仍然習慣稱他“陳軍長”。
抗日戰爭勝利后,毛澤東為爭取國家的持久和平,不顧個人安危,親赴重慶與蔣介石談判。蔣介石依仗他擁有380萬美式裝備的陸?哲姡静话压伯a黨100萬小米加步槍的軍隊放在眼里,在戰場上和談判桌上步步進逼。共產黨則一讓再讓,最后決定,把南方八省根據地的抗日軍隊撤到隴海路北。毛澤東說,撤就撤吧,蔣介石要建都南京,他的“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
當然,共產黨也有自己的打算,在軍事上作了“向北發展,向南防御”的戰略部署:由羅榮桓率山東八路軍一部,由黃克誠率新四軍三師,配合華北八路軍一部挺進東北。同時,由陳毅率新四軍主力一部北撤,成立新四軍兼山東軍區;粟裕率新四軍主力一部,成立華中軍區,且戰且走步步北移;還有李先念的5萬人馬鎮守中原,構成三足鼎立“向南防御”的有力態勢。
我當時在新四軍兼山東軍區“警官學校”受訓,學員都是從八路軍和新四軍各部隊選來的基層干部,目標是要培養一批中下層警官,準備接管大城市。兩軍的戰士不只在軍裝的顏色上有灰綠之分,更重要的是生活習慣和語言上各有不同。新四軍的同志不習慣北方生活,編順口溜發牢騷說:“反攻,反攻,反到山東,吃煎餅就大蔥!”“在南方吃大米,現在吃大米的兒子——小米兒!”還互相褒貶取笑。新四軍的同志說:“你們山東人不講衛生,一輩子就洗兩次澡:生一次死一次。大姑娘不結婚不準洗脖子,像個煙筒!”八路軍的同志反唇相譏:“你們南方人更臟,在一個灣里洗菜、淘米、刷馬桶。”“到我們山東還在老鄉鍋里洗衣服,那也叫衛生?!”新四軍同志又說,“你們山東人愚昧落后,大姑娘包小腳,走起路來一搖三晃。”說著就模仿小腳女人扭秧歌,引來一陣哄笑。八路軍的同志就說,“你們南方人不愚昧,看見河里凍冰,就大驚小怪:哇!怎么回事呀,你們這里的水長皮啦!”又是一陣哄笑。“俺那娘唉,俺老老輩子也沒聽說水長皮啦!”“還有呢,咱那小白臉文化教員,還是上海出來的高中生,對我說,你們山東花生蠻好吃哩,你帶我看看那花生樹,好不啦……”每當扯起這些事,雙方都有一幫啦啦隊跟著起哄。甚至有人說,“你們南方那么好,到我們山東干么嗎了?!”
戰爭年代文娛生活貧乏,編順口溜發牢騷說怪話,既是一種坦誠的宣泄,也是一種開心的娛樂。不過,這種不同地域生活習俗的互相褒貶,顯然有些夸張或以偏概全,但逐漸演變成思想上的矛盾沖突,問題便有些復雜化了。
一天晚上點名時,指導員以她那不太標準的江浙普通話慢聲細語鄭重宣布:今天晚點,只講一個問題:團結問題。講團結,就是因為有不團結。新四軍北撤,是毛主席的戰略決策,思想不通也得通,一切行動聽指揮;八路軍、新四軍都是紅軍的后代,一家人嘛,應親如兄弟,都是陳軍長的部下嘛!最近陳軍長號召全軍,說:“大敵當前,莫要懈怠,團結奮斗,一致對外。”怎么樣,對陳軍長的號召有不服從的嗎?眾聲回答,“沒有”,接著有人補充說“不敢”,一陣笑聲。“諒你們也不敢,我更不敢。”又一陣笑聲。“現在,把陳軍長的號召重復三遍:“大敵當前,莫要懈怠,團結奮斗,一致對外!”
“大敵當前,莫要懈怠……”
“大敵當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99822.html
相關閱讀:老知青憶:北大荒男知青為當赤腳醫生自己割掉闌尾
古代時候的“宅女”超齡不嫁人會被罰款
震驚:李清照用詩詞殺死了自己的丈夫趙明誠!
揭秘:古人們為何喜歡在春節結婚和行房?
司空摘星個人簡介 司空摘星是哪部小說中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