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十六國時期的一支特殊部隊:“乞活軍”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南北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本文摘自《五胡亂》,路衛兵,出版社:法律出版社一個“乞”字,一個“活”字,我們從中能讀出那個時代所有流民的凄慘和不幸。乞活軍的出現和存在,充分見證了那個歷史大動蕩時期的悲壯與凄涼。在十六國時期,北方戰場上曾經活躍著這樣一支特殊的部隊乞活軍。說它特殊,因為它是這一特定歷史時期的一個特殊產物。部隊的組成既不屬于官方招募,也不是民間自發,卻又兼具官方、民間兩種特質,它是由官方組織起來的集體流民,是流民中團結力最強、活動范圍最廣、歷時最長久的隊伍。乞活,即為乞求活命之意。乞活軍為了解決最基本的吃飯和生存問題,四處游動作戰,足跡遍布大江南北。它的形成源于流民的泛濫。流民,在中國歷朝歷代都不同程度的存在過。因為戰亂或饑荒,百姓無法生活,于是成群結隊的流徙他鄉。流民不同于移民,移民輾轉遷徙后會定居下來,有最終的目的地;它也不同于徙民,徙民是官方有組織的遷徙。而流民在形式上表現得更為松散,常常居無定所,多數時間處于流動狀態。流民在十六國時期,更是司空見慣。北方連年戰亂,加上瘟疫和自然災禍,人們最基本的生存都受到嚴重挑戰。如晉惠帝永興二年(公元306年),“寧州頻歲饑疫,死者以十萬計”,以致“城中糧盡,炙鼠拔草而食之”,老鼠、野草都吃,饑荒程度可想而知;永嘉四年(公元310年),“幽、并、司、冀、秦、雍六州大蝗,食草木、牛馬毛皆盡”(《資治通鑒》),可以說是見什么吃什么;永嘉六年(公元312年)“幽州大水,人不粒食”(《晉書》),其狀也是慘不忍睹。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饑餓足以讓人崩潰,而做出任何不可思議的事情,許多地區出現“易子而食”、“人相食啖”(《晉書》)的人間慘劇。天災無法避免,人禍也時有經常。以并州(今山西北部)為例,當時“寇賊縱橫,道路斷塞”,到處是強盜和兵亂,根本無安全可言。環境則是“府寺焚毀,邑野蕭條”(《資治通鑒》),殘敗如人間地獄。生存受到威脅,人們不得不四處流徙,以尋求平靜的避難之所。然而,亂世之中,平靜只能相對而言,即便有如仇池國那樣的“世外桃源”(仇池國的情況后面有專章記述),也不足以容納天下百姓,多數人還是過著朝不保夕的流亡生活。事情總是相輔相成的。亂世出流民,流民擾亂世,形成惡性循環,也形成這一時期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朝廷和地方政府也曾試圖解決,想了很多辦法,或將流民遷回原地,或者組織安置。但是亂世紛爭,流民太多,遣送起來十分困難。而安置措施也很難到位,特別是少數民族大舉涌入中原,地方政權尚且朝夕不保,根本無暇顧及到流民。所以當時流民之多、遍布之廣,達到了曠世空前的境況。
流民所到之處,勢必受到排斥,因為哪里都缺糧食,所以沖突也就無處不在。如“司、冀、并、兗州流人數萬戶在于遼西,迭相招引,人不安業”(《晉書》),還有“流民之在潁川、襄城、汝南、南陽、河南者數萬家,素為居民所苦,皆燒城邑”(《資治通鑒》)。就是當時情形的真實寫照。為防止流民哄搶,各地紛紛組織武裝防范。而流民受到攻擊,就要自衛,也逐漸自發形成了自己的武裝。如“雍州流人王如、侯脫、嚴嶷等起兵江淮間”,“流民張平、樊雅各聚眾數千人在譙,為塢主”(《晉書》),“秦州流民鄧定、訇氐等據成固,寇掠漢中”(《資治通鑒》)。有的還建立了割據政權,最典型的,要數巴氐人李氏建立的成漢政權(為十六國之一)。這些流民武裝在客觀上加劇了社會的動蕩。在這種情況下,乞活軍也應運而生。其中最活躍、歷時最久的便是燕王司馬騰的一支。西晉末年,“并州(今山西北部)饑饉,數為胡寇所掠”,饑荒加上兵亂,以至于“郡縣莫能自!保ā顿Y治通鑒》)。無奈之下,州將田甄、李惲、薄盛等人,便將流民組織起來,“悉隨騰就谷冀州,號為乞活”,跟隨司馬騰到冀州(今山西南部、河北西南、河南東北、山東西部)謀食,這支隊伍便被稱作乞活軍。他們這樣做最起碼有兩個好處:一則將流民收編,使這些人有所依靠;二則形成了一支強有力的武裝,便于謀食。沒有財產住所,只為活命乞食,這樣的部隊打起仗來無后顧之憂,十分勇敢強悍,成為司馬騰麾下的一支重要軍事力量。乞活軍的主要戰事,基本上是與石勒之間展開的。八王之亂時,司馬騰鎮守鄴都(今河北臨漳縣境內),曾與成都王司馬穎相攻擊。司馬穎死后,汲桑和石勒(曾是司馬穎的舊屬公師蕃的麾下,當時的石勒還沒有發跡。)為司馬穎報仇,攻下鄴都,殺掉司馬騰,焚城而去。乞活軍又在田甄、田蘭等人的帶領下,替司馬騰報仇,在樂陵殺了汲桑。其后乞活軍內部由于政見不合走向分裂:一部分在李惲、薄盛帶領下,投靠了東海王司馬越。司馬越死后,部眾分散,李惲率乞活軍逃至洧倉(河南許昌東),與石勒軍隊進行過多次征戰(此時的石勒已是前趙的大將),也讓石勒吃了不少苦頭,如“石季龍(石勒的侄子石虎)襲乞活王平于梁城(今河南方城縣境內),敗績而歸”(《晉書》),但這支乞活軍終究還是為石勒所滅;另一部乞活軍由田甄率領遠走上黨(今山西長治一帶),石勒付出很大代價才將其打敗,其中陳午一部投降石勒,后又反叛石勒南走江淮,投靠了東晉。這支活躍在中國古戰場上的“特種部隊”,輾轉存活了百余年,足跡遍布大江南北,成為十六國時期流民武裝的一個特例。為了糧食,為了生活,為了自保,他們不得不卷入到戰爭的行列,也彰顯出那個時期流民的困苦與無奈。一個“乞”字,一個“活”字,我們從中能讀出那個時代所有流民的凄慘和不幸。乞活軍的出現和存在,充分見證了那個歷史大動蕩時期的悲壯與凄涼。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23604.html

相關閱讀:達摩并不是少林武術的祖師爺
南梁后廢帝蕭紀有多少子女 蕭紀的子女都是誰
慕容?簡介 十六國時期前燕末代皇帝慕容?生平
南北朝南朝皇帝列表:南朝宋齊梁陳皇帝有多少?
蕭衍簡介 南北朝時期梁朝高祖武皇帝蕭衍生平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