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所到之處,勢必受到排斥,因為哪里都缺糧食,所以沖突也就無處不在。如“司、冀、并、兗州流人數萬戶在于遼西,迭相招引,人不安業”(《晉書》),還有“流民之在潁川、襄城、汝南、南陽、河南者數萬家,素為居民所苦,皆燒城邑”(《資治通鑒》)。就是當時情形的真實寫照。為防止流民哄搶,各地紛紛組織武裝防范。而流民受到攻擊,就要自衛,也逐漸自發形成了自己的武裝。如“雍州流人王如、侯脫、嚴嶷等起兵江淮間”,“流民張平、樊雅各聚眾數千人在譙,為塢主”(《晉書》),“秦州流民鄧定、訇氐等據成固,寇掠漢中”(《資治通鑒》)。有的還建立了割據政權,最典型的,要數巴氐人李氏建立的成漢政權(為十六國之一)。這些流民武裝在客觀上加劇了社會的動蕩。在這種情況下,乞活軍也應運而生。其中最活躍、歷時最久的便是燕王司馬騰的一支。西晉末年,“并州(今山西北部)饑饉,數為胡寇所掠”,饑荒加上兵亂,以至于“郡縣莫能自!保ā顿Y治通鑒》)。無奈之下,州將田甄、李惲、薄盛等人,便將流民組織起來,“悉隨騰就谷冀州,號為乞活”,跟隨司馬騰到冀州(今山西南部、河北西南、河南東北、山東西部)謀食,這支隊伍便被稱作乞活軍。他們這樣做最起碼有兩個好處:一則將流民收編,使這些人有所依靠;二則形成了一支強有力的武裝,便于謀食。沒有財產住所,只為活命乞食,這樣的部隊打起仗來無后顧之憂,十分勇敢強悍,成為司馬騰麾下的一支重要軍事力量。乞活軍的主要戰事,基本上是與石勒之間展開的。八王之亂時,司馬騰鎮守鄴都(今河北臨漳縣境內),曾與成都王司馬穎相攻擊。司馬穎死后,汲桑和石勒(曾是司馬穎的舊屬公師蕃的麾下,當時的石勒還沒有發跡。)為司馬穎報仇,攻下鄴都,殺掉司馬騰,焚城而去。乞活軍又在田甄、田蘭等人的帶領下,替司馬騰報仇,在樂陵殺了汲桑。其后乞活軍內部由于政見不合走向分裂:一部分在李惲、薄盛帶領下,投靠了東海王司馬越。司馬越死后,部眾分散,李惲率乞活軍逃至洧倉(河南許昌東),與石勒軍隊進行過多次征戰(此時的石勒已是前趙的大將),也讓石勒吃了不少苦頭,如“石季龍(石勒的侄子石虎)襲乞活王平于梁城(今河南方城縣境內),敗績而歸”(《晉書》),但這支乞活軍終究還是為石勒所滅;另一部乞活軍由田甄率領遠走上黨(今山西長治一帶),石勒付出很大代價才將其打敗,其中陳午一部投降石勒,后又反叛石勒南走江淮,投靠了東晉。這支活躍在中國古戰場上的“特種部隊”,輾轉存活了百余年,足跡遍布大江南北,成為十六國時期流民武裝的一個特例。為了糧食,為了生活,為了自保,他們不得不卷入到戰爭的行列,也彰顯出那個時期流民的困苦與無奈。一個“乞”字,一個“活”字,我們從中能讀出那個時代所有流民的凄慘和不幸。乞活軍的出現和存在,充分見證了那個歷史大動蕩時期的悲壯與凄涼。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23604.html
相關閱讀:達摩并不是少林武術的祖師爺
南梁后廢帝蕭紀有多少子女 蕭紀的子女都是誰
慕容?簡介 十六國時期前燕末代皇帝慕容?生平
南北朝南朝皇帝列表:南朝宋齊梁陳皇帝有多少?
蕭衍簡介 南北朝時期梁朝高祖武皇帝蕭衍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