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前,大隊派人給我們修理了房屋,結婚時,村革委贈送給我們兩套《毛澤東選集》,派村宣傳隊表演了文藝節目?梢哉f那是一個移風易俗的婚禮。
本文來源:楓網-快樂老人報,作者:佚名,原題為:女知青憶嫁在農村:大隊送兩套《毛選》做彩禮
1969年,我已經24歲了。這個年齡的姑娘不出嫁,在農村已是罕見的。郭主任做“月老”,給我介紹了一個剛剛復員的軍人。說來也怪,在插隊前,北京也有人給我介紹過,并且說有了對象可以不插隊,但那時我認為以這種理由留城是丟人的事,死活不同意。而這次郭主任來說,我竟沒反對。他叫辛原,比我小一歲,是本村的青年農民,剛剛復員回村,他雙親全無。父親解放前是區小隊的戰士,被頑固軍打死,連尸骨也未收回來,母親改嫁后也已去世,家里只有一個爺爺和一個妹妹。這些在進行村史教育的時候我就知道了。
我們第一次見面是在四月上旬的一天。午飯后,辛原的妹妹連梅把我領進家就出去了。我坐在炕沿上,心跳咚咚的像打鼓,不用說,我那本來就比一般人紅的臉色,當時一定紅得很難看。
他靠洋箱坐在一個板凳上,是一個文質彬彬的青年,面龐白晰,五官端正,氣質更不同于一般農村青年。也許是緣份,一見面我就對他有好感。
“我一回來,三叔,(郭主任)就給我介紹你,說你人老實,能吃苦,是學毛選積極分子;可我家太窮,這你都看到了,這兩間爛窯還有我叔叔的一間,這兩個洋箱也有一個是他的,那些爛缸也有他的一大半;你是從北京來的,能吃下這苦嗎?
“我家里也很窮,你的情況郭主任也向我介紹了,你年年被評為五好戰士,表現很好;我找的是你這個人,不是你的家。”
“我在部隊里作過闌尾和靜脈曲張手術。原來村里也有兩個姑娘要給我,都因為這個不給了,你不嫌嗎?”
“那些都是小手術,不會影響什么的。”
“這么說你同意了?”
“你要沒意見,我也沒意見。”
“那你要些啥?”
“我什么也不要。”
“我們這的姑娘嫁人都要五身衣裳,娘家還要彩禮,你要什么?太多了我可沒有哇!”
“我說了我什么也不要。你別忘了我是學毛著積極分子!我們北京也沒有要彩禮的習慣。”
我給家里去了信,父母都同意,并且給隊里領導來了信,說一切相信組織,依靠組織。我們領了結婚證,婚事就是這樣確定下來了。
婚禮辦得很熱鬧。在當地,我是第一個在農村安家落戶的女知青,可能有典型意義吧,大隊很重視。結婚前,大隊派人給我們修理了房屋,結婚時,村革委贈送給我們兩套《毛澤東選集》,派村宣傳隊表演了文藝節目?梢哉f那是一個移風易俗的婚禮。
婚禮那天,辛原安排工作的通知下來了,雙喜臨門,我們分外高興。
婚后的日子很困難,吃紅糕、干菜,卻也很甜蜜。辛原去上班,一個星期回家一次,“小別勝新婚”,盼歸的期待,分別的留戀,都給生活增添了色彩。
一個月光如水的晚上,我們遙望著嵌著深藍天幕上的滿月,望著籠在月光中的鄰舍的房影,一切都那么靜謐、溫馨。辛原深深感慨道:“原想爹死娘嫁人,剩下我沒人管,這一輩子只有打光棍了,沒想到老天爺讓我成了家,還娶了你,娶了個北京人,做夢都沒想到。”
“這是緣份,是天意吧!”
“你也相信緣分、天意呀?真要那樣,下輩子我們還在一起!”他把我緊摟在懷里,“現在讓我這樣死了我也滿足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37934.html
相關閱讀:震驚:李清照用詩詞殺死了自己的丈夫趙明誠!
揭秘:古人們為何喜歡在春節結婚和行房?
古代時候的“宅女”超齡不嫁人會被罰款
老知青憶:北大荒男知青為當赤腳醫生自己割掉闌尾
司空摘星個人簡介 司空摘星是哪部小說中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