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殷人東渡美洲說”是否可信?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典故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學術界的主流觀點認為,瑪雅文明系獨立出現并僅受奧爾梅克文明的影響!犊茖W》雜志近期發表的一項研究成果提出不同見解,認為瑪雅文明起源可能來自更多元、更廣泛的文化交流。這篇文章發表后,“殷人東渡美洲說”又引起了社會的關注。

  “殷人東渡美洲說”觀點早已存在,如20世紀七八十年代刊載于《人民日報》的《中國人最先到達美洲的新物證》和《揚帆美洲三千年——殷人跨越太平洋初探》等文章;也有持否定態度的,如《石錨物證與殷人東渡辨析——與房仲甫同志商榷》等。

  不斷有專家學者在美洲尤其是墨西哥發現具有我國商代文化特征的文物和遺跡后,人們不禁發出疑問:“殷人東渡美洲說”在今天是否可信?此問題學界有何新進展?記者近日就有關話題采訪了中外學者。

  奧爾梅克文化或與商代有關

  法國學者阿科斯塔曾提出,最早的印第安人是從亞洲通過白令海峽來到美洲大陸的亞洲人。18世紀,這一假說得到法國學者歧尼(也有譯作金勒)的推進,他根據我國《梁書》記載,提出慧深東渡扶桑中的“扶!毕到衲鞲。后來,英國學者梅德赫斯特發展提出“殷人東渡美洲說”。

  中國上古文明是否影響了古代美洲文明進程等話題引起了中國學者的興趣。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徐世澄告訴記者,有據可查的中外文獻記載,中國文化與拉美文化最早建立起直接聯系是在明朝萬歷年間。至于此前華夏文明和拉美文明的交流情況如何,在中國學術界一直有兩種意見:一種是“同源說”,即認為在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之前,中國人就已到達過墨西哥,并影響了拉美文明發展;另一種是“獨自發展說”,認為二者是各自獨立的文明系統。但由于缺乏有力證據支撐,持兩種觀點的學者都無法說服彼此。

  一些主張“殷人東渡美洲說”的學者,通過將奧爾梅克文化遺存與我國商代出土文物進行比較,并在論證殷人的航海能力后得出了結論。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范毓周認為,奧爾梅克拉文塔遺址出土的玉圭上所刻文字,形體結構與我國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相一致。此外,從我國殷墟出土文物與墨西哥奧爾梅克遺存觀察,奧爾梅克人不僅面貌特征與中國人相近,在生活習俗上也與殷人相似。因此,范毓周大膽推測,奧爾梅克文化或與商代滅亡后逃走的王室旁系后裔有關。

  尚欠有力證據

  多位學者向記者表示,在中國古代文明與古代美洲文明起源問題上,現有考證資料尚無法證明兩者間存在直接聯系,應謹慎對待“瑪雅文化受殷商文化影響”等說法。

  “的確,經常會聽到這類猜想的話題,但還從來沒有人能夠提供確鑿證據!钡聡ǘ鞔髮W民族學與古美洲學研究所教授白瑞斯向記者表示,商文明存在于公元前17世紀至前11世紀,而瑪雅文明鼎盛時期在公元200—900年間,兩種文明相隔的時間跨度超過了一千年。此外,白瑞斯對相關考證提出了一些想法,如殷人航海技術是否足以保證船只能夠跨越太平洋,瑪雅文明遺存中是否有來自中國上古時期的物品,中國的文字記載中是否存在有關美洲大陸與瑪雅文化的記錄等。

  美國布朗大學古美洲學教授斯蒂芬·休斯頓對此認為,就目前已有資料看,尚未發現中國文明和美洲文明在起源上有任何聯系。

  “國內學界有關華夏文明和拉美文明關系的兩種說法中,我更傾向于‘獨自發展說’。已故著名考古學家夏鼐曾在給北京大學教授羅榮渠的信中表示,扶桑國不可能在美洲,他更傾向于認為兩個古文明間不存在直接聯系。”徐世澄說。

  古瑪雅文明與殷商文明比較研究前景廣闊

  盡管“殷人東渡美洲說”尚無法確證,但一些學者認為,通過殷商文明與古瑪雅文明體現出的相似性,依然可開展兩者的比較研究。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王霄冰認為,瑪雅文明和中國古代文明有很多相似性。如都喜歡用玉石,把它看成是權力和榮耀的象征,相信它有驅邪、護身等功能;再如文字系統,都在使用象形、圖畫文字的基礎上發展出了帶有表音功能的符號,建立了音義結合的文字系統,且文字符號所對應的語言單位大多為音節等。通過相關研究,我們雖然找到了二者間不少相似元素,但具體到每一事物、每一現象,它們的表現形式和內在邏輯關系卻又大相庭徑。王霄冰認為,如此比較可以促使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人類文明的相似性及其發展軌跡和表現形式上的多樣性。如果我們從文化人類學和比較文明史的視角出發,不僅可為兩大文明間的深入研究發揮作用,而且前景廣闊。

  斯蒂芬·休斯頓表示,兩個文明間有不少比較研究的方向,如瑪雅宮廷系統(皇室、臣子、貴族、奴隸)與中國商代等級制度形成了對應;瑪雅歷朝歷代的記錄,特別是歷法都與占卜密不可分,這與商代占卜的比較研究也是一個方向;等等。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與考古系教授羅伯特·貝格利告訴記者,在古文明比較研究中要切忌生拉硬扯:“我讀過一些將古瑪雅和古代中國進行比較研究的作品,其中一些作品的作者試圖以比較驗證二者的聯系,他們既不了解中國,也不了解瑪雅,因此,只會貽笑大方!痹撓道罱ㄉ钜舱J為,我們做比較研究,并不是時時刻刻要揭示甲文化影響乙文化等,而是要通過不同證據,互相啟發研究路向與思維,使我們的研究更具批判性,更發人深省,開拓研究的智慧深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69315.html

相關閱讀:朱高熾誠孝張皇后簡介 朱高熾元配張皇后生平介紹
朱元璋為什么又叫朱重八?
劉正彥是誰?劉正彥生平介紹
劉秀兄弟劉?結局是什么 劉秀的祖先是誰
盤點:當今世界上十大最昂貴的書籍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