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日本武士為何不會跑步?日本武士的跑姿怎么樣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典故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一

  日本電影《隱劍鬼爪》中好些情節與主線無關,但很有意思。學了西洋兵法的、大城市來的教官,訓練轉型中的村鎮武士,就是經常出現的場景。有一幕是,教官訓練武士們西洋跑姿,遭到武士的反對。一個武士說,我們武士一直就是這么跑的,為什么要學難看的西洋跑姿?教官提出比賽,武士應戰。教官讓武士跑出一段路之后才開始奔跑,然后很快就超過了武士。武士急著加速,結果自己摔倒了。按那種跑姿,加速太快是必然摔倒的。

  我非常感謝導演山田洋次獨具匠心的安排。不知道日本武士面對賽跑失敗是不是很震驚:我們居然連跑步的姿勢都是錯的?反正這一幕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第一次被體育老師糾正跑姿時的驚訝:家里大人教的跑步姿勢,居然是錯的?如果不是山田洋次對這種文化細節的關注,我不會想到日本人也曾面臨同樣的情境。

  不是有眼光的導演,難選中跑步這個細節。當西方和東方發生碰撞時,日本武士和晚清中國人中的多數人,對西洋科技是既不得不服又不甘認輸。但是,科技的沖擊不一定有跑姿的沖擊大。如果連跑步這種看起來很簡單的事情,你都不如人家做得好,那你甘心認輸的程度總要升高一點。

  我接下來思考的問題是:日本武士是專業戰斗群體,按經濟學的道理,在戰斗中,血的教訓應該淘汰掉錯誤的跑姿,經過無數次淘汰,應該保留下正確的跑姿,為什么錯誤的跑姿反倒成為主流呢?這應該就是文化的問題。我沒有研究日本武士的跑姿的形成歷史,猜測一下,可能是為了在老百姓面前保持威嚴的儀姿;或者是為了滿足所謂的“靜”、“敬”等精神修煉的要求,故不能大擺臂、大步跑;或者是由于服飾的限制;或者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不管原因為何,都是文化的結果。

  文化的解釋和經濟學的解釋并不矛盾。經濟學講的是局限條件下的利益最大化,而文化就是一種局限條件。比如,假如在某種文化下,保持威儀的好處超過戰斗中逃命、追敵,那么,戰斗中的雙方都不選擇高效率的跑姿就可以理解。而何為威嚴?這屬于審美范疇,不同的文化又不一樣。

  所謂文化,就是一個群體主流共享的思維特點,既包括理性思維的特點,也包括審美的特點。日本古代貴族婦女以涂黑牙齒為美,這種審美特點就是一種文化。日本武士的跑姿本身也是一種文化,在跑姿背后,是更為龐大的文化體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70902.html

相關閱讀:盤點:當今世界上十大最昂貴的書籍
劉秀兄弟劉?結局是什么 劉秀的祖先是誰
劉正彥是誰?劉正彥生平介紹
朱高熾誠孝張皇后簡介 朱高熾元配張皇后生平介紹
朱元璋為什么又叫朱重八?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