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盤點那些通過拼爹建國稱帝的年少皇帝 誰最年輕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野史秘聞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在中國歷史上,朝代政權更替,往往充滿血腥風雨,但通過禪讓制平穩交接的也不少。據研究發現,不少開國皇帝在承繼正統大業之時都不超過35歲,比如說:東漢開國皇帝劉秀時年31歲,三國曹魏開國皇帝曹丕33歲,晉朝開國皇帝司馬炎只有29歲,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時年也只有33歲;甚至還有不少十幾二十來說就建國稱帝了。自古英雄出少年,后生可畏,何以了得!那么他們的能量來自哪里呢?

  縱覽這些年少開國皇帝的發跡史,真正像劉秀、趙匡胤等人單純依靠個人實力實現登頂的卻少之又少。劉秀盡管是高祖劉邦之后,其時作為沒落皇族后裔和一介書生草民,是通過參加并領導起義軍擊敗其他對手打下的江山;而趙匡胤則作為依靠自身努力步步晉升至后周禁軍首領,欺負皇帝年幼,略施小技發動陳橋兵變而黃袍加身的。實際上,更多的是依靠父輩祖輩奠定的基業而坐享其成、水到渠成的,如三國曹魏開國皇帝曹丕、北朝齊國開國皇帝高洋等。那么,有幸通過這種拼爹方式成為年輕開國皇帝都有誰呢?屬誰最年少呢?

  曹魏高祖文帝曹丕(187-226年):登基稱帝時,33歲

  曹丕,字子桓,三國曹魏的開國皇帝,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我們知道,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真正締造者是曹丕的父親、一代梟雄曹操(155-220年),他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并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后為魏王,以“挾天子以令諸侯”方式主掌東漢政權達20年之久(始于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戰),但他終生沒有稱帝。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延康元年(220年)3月,曹操去世,世子曹丕繼位為魏王、丞相、冀州牧。當年十月,逼迫漢獻帝禪位,利用父親創造的基業成功登基稱帝,定國號為大魏,改元黃初,改雒陽為“洛陽”,定都于此。黃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去世,時年39歲,共在位6年。按其生前的文告,不樹不墳,葬于首陽陵。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70950.html

相關閱讀:震驚:李清照用詩詞殺死了自己的丈夫趙明誠!
老知青憶:北大荒男知青為當赤腳醫生自己割掉闌尾
古代時候的“宅女”超齡不嫁人會被罰款
揭秘:古人們為何喜歡在春節結婚和行房?
司空摘星個人簡介 司空摘星是哪部小說中的人物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