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皇帝自古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之說。但盤點史料,一夫多妻者中的“多”字上限在44個,創此“中國紀錄”者是元太祖成吉思汗,最少者不過2人……
在中國,談到皇帝們的婚姻時,有一句話廣為流傳,那就是“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有人從“一夫多妻”制推論出每個皇帝都有數不清的妻妾,換言之,至少是“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事實果真如此嗎?美國《僑報》對一些史料進行分析后,得出了一些鮮為人知的新結論。
“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系杜撰
三宮,其意本來是指古代諸侯夫人的宮,《谷梁傳?桓公十四年》有“甸粟而納之三宮”的記載,范寧注曰:“三宮,三夫人也!睏钍縿资柙唬骸岸Y,王后六宮,諸侯夫人三宮也;故知三宮是三夫人宮也!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三宮”指的是諸侯夫人(頂多是個王后),而不是皇帝的妻子。
“六院”疑是從“六宮”演義而來。
“六宮”,本義是指古代皇后的寢宮,后來代指皇后或皇帝的其他妻子!吨芏Y?天官?內宰》中有“以陰禮教六宮”的記載。鄭玄解釋,皇后寢宮有六,其中一正寢,五燕寢,合起來即六宮。唐人白居易《長恨歌》中“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后漢書?馬皇后紀》:“后辭曰:‘此繒特宜染色,故用之耳!鶎m莫不嘆息。”這兩個“六宮”都是用的引申義。
“七十二嬪妃”來歷不詳,或許是從“三”的倍數而來,或許純是言成數以表其多。
“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顯然是個杜撰的說法。那么,正確的說法是什么呢?
《二十五史》任何一個朝代的“后妃傳”之前都會有一段大同小異的概述:
古者天子娶后,三國來媵,皆有娣侄,凡十二女;諸侯一娶九女,所以正嫡妾、廣繼嗣、息妒忌、防淫慝、塞禍亂也。后亡,則媵為繼室,各以其敘。無三媵,則娣侄繼室,亦各以其敘。繼室者,治其內政不敢正其位號,禮廟無兩?,不并尊也。魯成風始兩?,宋國三媵,齊管氏三歸,《春秋》皆譏之。《周禮》內宰,其屬則內小臣、閽人、寺人次之,九嬪、世婦、女御、女祝、女史、典婦功、典絲、司服又次之!痘枳h》稱“后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不與《春秋》、《周禮》合。后世因仍其說,后宮遂至數千。(《金史?后妃傳》)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皇帝的妻子其正式的稱呼應當是:“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別的叫法,如: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功、順儀、順容、順華、修儀、修容、修華、充儀、充容、充華、婕妤、才人、美人、昭儀、侄娥、八子、充依、良人、采女、淑妃、淑媛、貴人、常在、答應、女史等。
皇帝的妻子也是分三六九等的,《隋書?后妃傳》中記載,在隋代“貴妃、淑妃、德妃是為三夫人,品正第一;順儀、順容、順華、修儀、修容、修華、充儀、充容、充華是為九嬪,品正第二;婕妤一十二員,品正第三;美人、才人一十五員,品正第四,是為世婦;寶林二十四員,品正第五;御女二十四員,品正第六;采女三十七員,品正第七;是為女御,總一百二十,以敘于宴寢” 。
從以上資料可明顯看出,皇帝的妻子不能以“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稱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72514.html
相關閱讀:劉正彥是誰?劉正彥生平介紹
盤點:當今世界上十大最昂貴的書籍
朱元璋為什么又叫朱重八?
朱高熾誠孝張皇后簡介 朱高熾元配張皇后生平介紹
劉秀兄弟劉?結局是什么 劉秀的祖先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