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安(247年D300年),即潘岳,西晉著名文學家。字安仁,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人,祖籍河南鄭州中牟縣大潘莊,死后與其父同葬于鞏縣南石村羅水邊。潘安之名始于杜甫《花底》詩“恐是潘安縣,堪留衛d車。”后世遂以潘安稱焉。
潘安出身儒學世家。少年時,隨父宦游河南、山東、河北,青年時期就讀洛陽太學,二十余歲入仕,供職權臣賈充幕府,后歷任京官,因作賦頌揚晉武帝躬耕藉田顯露才華被當權者左遷河陽縣令(今洛陽吉利區),潘岳負其才而郁郁不得志。時尚書仆射山濤、領吏部王濟、裴楷等受寵,潘岳很憎恨他們,于是在宮殿大門柱子上寫下歌謠:“閣道東,有大牛。
王濟鞅,裴楷G,和嶠刺促不得休。”又被左遷離洛陽更遠的懷縣做縣令。潘岳做得有聲有色、政績斐然,朝廷提拔他到京城做財政部官員,后來因為犯事被免職,不久被太傅楊駿引入門下做了太傅主簿。后來太傅楊駿被害夷三族,潘安作為幕僚也在被誅之列,幸虧當時他公事在外又有當權者、楚王的心腹、他的好友公孫弘替他說話(潘岳曾在他貧困潦倒時幫助過他),他被調往長安做縣令,因為母親生病辭官奉養,在此期間與好友石崇附會賈充外孫賈謐,之后升遷做了黃門侍郎,賈謐開閣延賓,召集天下文士潘安、石崇、陸機、左思、劉琨等二十四人,因文采蓋世被稱為“魯王二十四友”。
他們經;钴S在巨富石崇的金谷園里,因此也被稱為“金谷二十四友”。賈謐“晉書斷限”的功勞是潘安出的主意,潘安的母親經常勸他不要趨附不已,他雖然口頭受教,實際上卻愈發不知足,始終改不掉。之后趙王司馬倫囚禁晉惠帝自立為帝,他的親信孫秀當上了宰相。原來當初孫秀不過是個下人小吏,潘岳的父親曾經做過他的上司,當時潘岳因為看不慣孫秀為人狡黠經常鞭撻他,如今孫秀得勢遂羅織罪名說他和石崇要和某王爺一起造反,于是他和石崇等人被誅滅三族,當初孫秀當上宰相,潘岳在朝堂上遇見他,問道:“孫令猶憶疇昔周旋不”(孫宰相還記得當初嗎)孫秀回答:“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潘岳于是自知不免。
當初被收押,石崇和他都不知道對方也在其中,石崇已經送往菜市場,潘岳后至,石崇對他說:“安仁,怎么你也來了!”潘岳回答道:“可謂白首同所歸。”潘岳《金谷詩》云:“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歸。”本意是說兩人關系很鐵,老了還在一起玩,誰知到竟然成了他們死亡的預言。潘岳的母親及兄侍御史潘釋、弟燕令潘豹、司徒掾潘據、潘詵,兄弟之子,已經出門的閨女,無長幼一時被害,唯潘釋的兒子潘伯武逃難得免。而潘豹的閨女與其母相抱號呼不可解,于是被赦免。
潘安即西晉文學家潘岳,有“河陽一縣花”之稱,是為數不多的用花來比喻其樣貌的美男子之一。是中國古代十大美男子之首。雖說書上并沒有詳細記載潘安到底五官如何、身高幾尺,他的美貌卻是件毋庸置疑的事情,因為在那時候他就已經有了一批死忠的“粉絲”了。劉孝標注引《語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嫗以果擲之滿車。相關的成語與典故有“擲果盈車”、“河陽一縣花”、“金谷俊游”、“辭官奉母”、“潘楊之好”、“連壁接茵”等。潘安,君生頎長而白,如花一般俊美精致的五官對于中國人對于男子的審美影響之大,已經變成一種千年形成的標準。潘安成為花樣美男的代稱,形成了一種文化符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79064.html
相關閱讀:蕭衍簡介 南北朝時期梁朝高祖武皇帝蕭衍生平
南梁后廢帝蕭紀有多少子女 蕭紀的子女都是誰
南北朝南朝皇帝列表:南朝宋齊梁陳皇帝有多少?
達摩并不是少林武術的祖師爺
慕容?簡介 十六國時期前燕末代皇帝慕容?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