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侯需要一名國像就像李克尋求建議,李克并沒有正面回答魏文侯的問題,而是提醒魏文侯說:“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根據這五個方面去比較魏成和翟璜的為人,就足以確定誰更適合擔任國相了,哪里還用問我呢!”魏文侯馬上醒悟,說:“請先生回去休息,我的國相已經定了!
孔子在經歷了“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教訓后,逐漸總結出一套獨特的知人方法?鬃拥闹朔椒ㄖ饕袃蓚:一是“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公冶長篇》);二是“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論語?為政篇》)。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是什么意思?學者楊伯峻的解釋是:“考查一個人所結交的朋友;觀察他為達到一定目的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了解他的心情,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另外有人把“視其所以”理解成“看他為什么這么做”,將“觀其所由”理解成“觀其所做的理由”,將“察其所安”理解成“察其安在何處”。應該說楊伯峻的解釋是比較準確的?鬃釉谶@里強調要認識一個人,不僅要看他交什么朋友和做事的方式方法,還要了解他的心理狀況,再看看他言行是否一致,就可以了解這個人的品德和才能了。
家貧思良妻國亂思良相
戰國時期,魏國人李克提出的“五視法”是對孔子觀人法的繼承和發揚。
《資治通鑒?周紀一》記載,魏文侯在用魏成還是翟璜為相的問題上猶疑不決,于是征求李克的意見。魏文侯對李克說:“家貧思良妻,國亂思良相,現在要從魏成和翟璜兩人中挑選一個擔任國相,你認為哪一個合適?”李克并沒有正面回答魏文侯的問題,而是提醒魏文侯說:“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根據這五個方面去比較魏成和翟璜的為人,就足以確定誰更適合擔任國相了,哪里還用問我呢!”魏文侯馬上醒悟,說:“請先生回去休息,我的國相已經定了!
翟璜落選不服氣
李克在回去的路上,經過翟璜家門口,翟璜問李克魏文侯決定了誰來擔任國相,李克說:“肯定是魏成,不會是你!钡澡珣嵢蛔魃懿环䴕獾卣f:“西河守吳起是我舉薦的;國君擔心鄴這個地方難以治理,我推薦西門豹;國君想討伐中山國,我推薦樂羊,拿下中山后,找不到合適的人去治理,我推薦先生;國君之子找不到合適的師傅,我推薦屈侯鮒。我有什么比不上魏成的呢!”
李克說:“我之所以知道國君一定會任用魏成為相,是因為魏成雖然食祿千鐘,但他的財富有九成都花在為國家訪求賢人方面,所以從東方得到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三個高人,這三個人,國君把他們當作老師,而你所推薦的五個人,國君都把他們當作臣下,所以你怎么能跟魏成相比呢!”李克一番話說得翟璜心服口服。
李克“五視”觀人法的意思是:平時在家里看他怎樣對待親人,富了看他把錢花在什么地方,貴了看他舉薦什么人,窮的時候看他不做什么事情,貧的時候看他不拿什么東西。魏成和翟璜都是富貴之人,魏文侯根據李克的提醒,通過“富視其所與,貴視其所舉”去比較魏成和翟璜,最終確定魏成擔任國相。
啟示:李克的“五視”觀人法具體而容易掌握,雖然簡單卻極其深刻,運用“五視”觀人法可以了解一個人的品德、操守、志向、價值觀、人才觀等內涵。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88138.html
相關閱讀:劉秀兄弟劉?結局是什么 劉秀的祖先是誰
盤點:當今世界上十大最昂貴的書籍
朱高熾誠孝張皇后簡介 朱高熾元配張皇后生平介紹
朱元璋為什么又叫朱重八?
劉正彥是誰?劉正彥生平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