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華夏五千年文明,歷史悠久,博大精深,非一支筆、一卷書所能書寫,而以一部奇書《三十六計》為主線,卻能延展出一部浩瀚的中國政治史!度嬇c中國政治》以與眾不同的視角為你縱說歷史風云、解讀中國政治。依“聲東擊西”之計,北魏孝文帝于公元494年遷都洛陽,之后大力推行漢化改革,取得了南北朝各國所不及的輝煌成就。但是,隨著生產的發展和鮮卑貴族漢化的加深,北魏統治者日趨腐化,吏治逐步敗壞。北魏為了阻止柔然南下的威脅,東起赤城(今屬河北),西至五原修筑長城,在沃野六鎮等沿邊要害處設置軍事據點。人民不堪朝廷重壓,正光四年(523年)終于爆發了六鎮起義,此時出現了一個小物——在邊境隊伍中當隊主(班長)的高歡。
高歡,字賀六渾,勃海修人(今河北景縣)。其六世祖高隱曾為晉朝的太守,三位先祖又曾仕慕容氏燕國,但到他父親高樹生時家世早已淪落,高歡的少年時代確是在艱苦的環境中成長。不過《北史》載:“神武(即高歡)性深密高岸,終日儼然,人不能測。機權之際,變化若神。至于軍國大略,獨運懷抱,文武將吏,罕有預之!备邭g自小生長于邊鎮,周圍都是終日舞槍弄棒的鮮卑軍人,受此影響,成年后他很快就在邊鎮隊伍中當上了隊主。六鎮起義后,北魏權臣爾朱榮聯合柔然一同鎮壓,擊殺起義軍首領破六韓撥陵,俘二十多萬兵民,高歡就是被俘后得到爾朱榮的賞識。不久,爾朱榮將太后及大臣兩千余人殺死,控制朝政,此后內亂不止。
爾朱榮有一次忽然問左右:“哪天我死了,誰能夠做軍中統帥呢?”周邊人都回答:“爾朱兆(爾朱榮族弟)”。爾朱榮不以為然地說:“爾朱兆雖然勇猛善斗,但能統領的人馬不過三千左右,軍馬多些他就亂了陣法。能代我統軍的,只有賀六渾(高歡)!睜栔鞓s雖然對高歡頗為欣賞,同時又產生戒心,一方面指醒爾朱兆要暗加提防,一方面把高歡遠調為晉州刺史。不久,爾朱榮為魏莊帝誅殺,爾朱家族紛紛乘機反叛朝廷,身為一方之將的高歡審時度勢,又打上了爾朱氏領下(以爾朱榮為首)的主意。
六鎮造反的降兵被遷置河北后,不斷受到爾朱氏契胡兵士的凌暴,被殺過半仍造反不已。剛剛縊死魏莊帝、掌握魏國朝政的爾朱兆對此感到頭痛,向高歡咨詢意見。高歡回答:“六鎮降兵反叛不休,又不能全部殺掉,大王您應選心腹之人去統領他們。再有反叛,就歸罪其將領!睜栔煺子X得建議很好,就問誰能去當統領。一席飲酒的賀撥允建議讓高歡去統領六鎮降兵。此建議正合高歡心意,因為他早已有了“金蟬脫殼”的計謀。
“金蟬脫殼”是三十六計的第二十一計,屬混戰計:存其形,完其勢;友不疑,敵不動。巽而止蠱。所謂“存其形,完其勢”,是指保存陣地已有的戰斗形貌,進一步完備繼續戰斗的各種態勢;“巽而止蠱”語出《易經·蠱》卦,意是暗中謹慎地實行主力轉移,乘敵不經意之際脫離險境。
“金蟬脫殼”的本意是:蟬在蛻變時,本體脫離皮殼而走,只留下蟬蛻還掛在枝頭。此計用于軍事,是指通過偽裝擺脫敵人,實現我方戰略目標的謀略。穩住對方,撤退或轉移,決不是驚慌失措,消極逃跑,而是保留形式,抽走內容,不僅使自己脫離險境,還可利用分兵轉移的機會巧妙出擊。但是,高歡佯裝大怒,罵道:“現在天下事都聽爾朱兆王爺的,你是什么東西,王爺沒發話能輪到你說三道四!”爾朱兆很感動,覺得高歡忠心耿耿,于是趁酒勁宣布他為六鎮降兵統軍。高歡心中大喜過望,立刻馳奔陽曲川,建立統軍大營。至此,高歡完成了其“金蟬脫殼”的第一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99211.html
相關閱讀:南北朝南朝皇帝列表:南朝宋齊梁陳皇帝有多少?
南梁后廢帝蕭紀有多少子女 蕭紀的子女都是誰
蕭衍簡介 南北朝時期梁朝高祖武皇帝蕭衍生平
達摩并不是少林武術的祖師爺
慕容?簡介 十六國時期前燕末代皇帝慕容?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