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的大動亂時代,漢帝國崩潰瓦解,北方游牧民族闖入中原,社會苦痛,政治混亂。但在文化史上,則是國內各民族融合,外域文化進入中國的時期,給原有文化增添了新鮮血液,同時也使文化向生動活潑的多元發展。
(一)玄學與清談
玄學與清談本是一種思想意識形態表現的兩個方面,在生活上清談,提高到學術思想領域則為玄學。
隨著漢帝國的崩潰,經學也隨之失落而出現危機,在此時代背景下,玄學應運而生。玄學盛行于魏晉,是儒家思想與道家思想結合的產物。玄學是由老莊哲學發展而來,其宗旨是“貴無”,其最高主題是對個體人生意義價值的思考。所以,老莊之學輕人事、重自然的價值觀,以前所未有的規模進入到中國知識分子的心靈世界,鑄造了中國士人玄、遠、清、虛的生活情趣。
玄學開辟了一個思辨時代,名士們剖玄析微,“注而不竭”,在論辯中有通(正面解釋議論)、有難(發難致詰)、有勝(辯論取勝)、有屈(辯論失。纱诵纬汕逭勶L格。
清談的起源應上溯到魏晉之交的“竹林七賢”,即山濤、嵇康、阮籍等。清談內容廣泛,宇宙觀、歷史觀、政治、倫理無所不包,并以辯析其中哲理為目的。其弊端是往往流于口頭爭辯,成為“口耳之學”;其長處是發展哲理思辨,開出疑義相析的風氣,且不論年資,以友交會,與兩漢經學的師道尊嚴迥然相異。
總之,玄學的發展使這一時期成為“中國周秦諸子以后第二度的哲學時代”。玄學的思辨成就不僅被隋唐佛學和宋明理學所繼承,而且澤及各門學科,最突出的是在藝術上創造了“重神理而遺形骸”,重自然而輕雕飾的美學觀念,就連此時的山水詩畫、書法也都深深浸染著玄學風采。
(二)佛、道、玄、儒的相互抗爭與融合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醞釀于東漢,發展于魏晉,南北朝時規模最大。作為宗教的一大流派,道教具有宗教的一般性特征,作為中華民族創立的宗教,它又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格,在思想淵源與神仙世界的構造上同傳統的哲學流派、哲學思想以及傳說、神話息息相通。神仙思想是道教的中心思想。道教最關心的是“人如何不死”,這正是中華民族重現世、重現實的民族性格在宗教觀上的體現。
在道教興起的同時,另一支來自南亞次大陸的宗教也氣勢日增地進入中華文化系統,這就是佛教。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在中國傳播和發展較快,對中華文化的影響也日漸廣泛和深遠,與此同時,佛教也溶合了中華文化而逐漸中國化。
道、佛、玄、儒這二教二學的關系頗為復雜,其相互沖突、相互整合,造成意識形態結構的激烈動蕩。大體而言,玄學的“貴無”與佛教的“空”的思想一拍即合,到東晉,玄學幾乎完全融入佛教之中。儒家對佛教,排斥多于調和;佛教對儒家,調和多于排斥;佛、道互相排斥,不相調和。
(三)胡漢文化的碰撞
魏晉南北朝是一個民族關系復雜動蕩的歷史時期。在此階段,大規模的民族遷移和民族融合進入高潮,北方的匈奴、鮮卑、羯、氐、羌等“胡”族先后進入中原,紛紛建立政權,南方的越、蠻、奚、俚、僚等族也與漢族發生交互關系,使游牧或半農半牧民族的“胡”文化與中原農業社會的“漢”文化發生長時間交會,并在沖突中走向融合,也使得這一時期的文化趨于多元化走向。
胡文化“漢化”主要有兩個渠道。一是由胡人統治者采用漢族統治的組織形式并推廣儒學,這為胡文化的整體性漢化創造了前提條件,實際上也是以強力推進胡文化發生質的變化;二是胡人在長期的胡漢雜居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漢文化觀念意識的影響,從而對胡人心理深層產生了巨大而綿長的影響。
胡文化在溶入漢文化系統的同時,其固有特質對漢文化系統也產生了較大的沖擊、改造。蠻野但充滿生氣的北族精神,給高雅溫文卻因束縛于禮教而冷淡僵硬的漢文化帶來了新鮮空氣。隨著諸多民族整合為新漢族的進程日益深化,漢胡交會的效應逐漸充分釋放,終于在公元八世紀推出空前繁榮璀璨的隋唐文化。
(四)文化的自覺
儒學的失落,不僅為佛教的輸入,道教、玄學的蓬勃興起拓出一片自由天地,而且造成這一時期士人的思想空前活躍。人們從儒學倫常的樊籬中解放出來,引發了對文化各門類的全新認識,從而推動文學、藝術乃至史學進入本體獨立發展的軌道。
魏晉時期的文學藝術高度重視形象思維,承認文學藝術自身的規律,擺脫了經學附庸的地位,進入了“自覺”時代。以詩歌而言,“三曹”、“建安七子”的作品氣勢雄偉,慷慨悲壯;以民歌而言,《木蘭詩》、《子夜歌》、《隴上歌》、《敕勒歌》等千古傳誦、膾炙人口,呈現出繁盛景象;以散文而言,也是佳作不斷,如《出師表》、《陳情表》、《桃花源記》等;以小說而言,是開創時代,代表作是劉義慶的筆記體小說《世說新語》;以書法藝術而言,則是名家輩出,以王羲之、王獻之父子成就最高,代表作為《蘭亭序》。
魏晉的史學也沖破了經學的束縛,其自身特質日益清晰地被人們認識,確立了史部著作在目錄學上的獨立地位,出現了“經、史、子、集”部類命名。主要史學著作有《后漢書》、《三國志》、《南齊書》、《魏書》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05991.html
相關閱讀:達摩并不是少林武術的祖師爺
慕容?簡介 十六國時期前燕末代皇帝慕容?生平
蕭衍簡介 南北朝時期梁朝高祖武皇帝蕭衍生平
南梁后廢帝蕭紀有多少子女 蕭紀的子女都是誰
南北朝南朝皇帝列表:南朝宋齊梁陳皇帝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