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在白云觀所珍藏的《娘娘分身圖》畫卷中,畫中的主人公是泰山娘娘碧霞元君,為了得道成仙,娘娘選擇了深山修行。其中,娘娘在山中與老虎同眠的場景十分新奇,還可以看到一只猴子向娘娘獻上象征長壽的仙桃。道教認為,人與動物的關系本應如此。道教中的三才相盜理論認為,人只是整體中的一員,天地人三者相生、相承、相養,人與萬物應該做到優勢互補,相互合作。
本文摘自鳳凰衛視1月15日《鳳凰大視野》,以下為文字實錄:
鄭浩(主持人):《空谷幽蘭》一書在西方社會的轟動也許正體現了西方人在經歷了高度物質文明之后,對來自中國古老智慧的認同。作者比爾?波特在書中對隱士們評價道,他們與時代脫節,卻并不與季節脫節。他們棄平原之塵埃而取高山之煙霞,他們歷史悠久而又默默無聞,他們孕育了精神生活之根,是這個世界上最古老的社會中最受尊敬的人。在道教徒看來,與環境和諧相處至關重要,市上所有的生命體也沒有貴賤之分,都是行走在得道這一條路上。
解說:這是道教地獄《十傷圖》,描述生前做壞事,死后受到地獄懲罰的情景。這幅圖中,掌管陰間的判官是十殿閻王,地獄有十層,越往下越殘酷。在道教所認為的惡行里,殺生是最為嚴重和不可饒恕的,包括宰殺動物。一部《道書》中,警告殺生者壽命會變短,有牢獄之災,死后會下到地獄最底層,遭到沸騰油鍋煎熬和分解尸體的懲罰。這些殘酷的畫面,在道觀里常常見得到目的是警告世人多行善,少做惡,以免死后受苦。這篇道教經文強調了眾生平等的觀念,勸誡人們不要因為享受而殺害動物,應該想到動物在遭到宰殺時的痛苦。
張繼禹(道長):《太平經》講一個富足的概念跟我們現代人所講的富足完全不一樣,因為它不是以財富來衡量這個國家或者說這個家庭是富足不富足,它是強調這個國家,你這個國君你能讓這個你這個國土上有多少種物種來體現它是不是富足。
道教中的地獄
解說:中國古籍《山海經》中記載有大量的遠古時期物種。科學家認為,這當中除了一部分屬于神話內容以外,多數的確在地球上存在過,目前地球上存在的幾百萬個物種只是曾經存在過的大約五億個物種中的幸存者。人類的行為是物種滅絕的最主要因素,按照道教的說法,因為物種的減少,今天的時候是一個最為貧困的世界。靠近東海邊的嶗山太清宮,是保教全真教的重要道場。古代中國人認為,海上居住著眾多神仙,生長著長生不死的神奇仙草。這里正在舉行道教中非常重要的冠巾儀式,這是每一個道教出家弟子入門的第一步。
李宗賢(道長):四大險關,無染無著,早起清靜之心。二梳,浮華名利,無貪無爭,長存敬思之心。三梳,虛情幻景,無入無迷,速發剛勇之心。第一戒者,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當盡節君親,推誠萬物。第二戒,不得陰賊潛謀,害物利己,當行陰德,廣濟群生。第三戒,不得殺害一切眾生物命。
解說:道教戒律大約有一千兩百多種,道士必須遵守,否則將被解除身份。
李宗賢:這個出家人進了道門以后,一定要守五戒,重勤修守五戒。還有一百二十戒,就是不得殺害一切眾生物命,不得鞭打六畜,不得上樹探巢破卵,這就是出家人必須遵守的戒律、戒規。
解說:在道教戒律中,與環境保護有關的內容很多,戒律中強調,天地萬物都有存在的道理,應當順應他們的天性,而不是強行施加影響。戒律反復告誡人們,要尊重動物的生命。
張繼禹:戒律是防,戒律是防止的意思。就說讓人,人不要有殺伐之心,修行人坑不能有殺伐之心。你要有殺伐之心,既是傷及自己的心性,也會更傷及其他的生命,這是他要做戒律的一個方面。第二個方面就是因為這種保護是最有益的,是能促進這個各種生命這種共同來生長。
解說:這是位于中國古城西安市內繁華地段的道教宮觀八仙宮,八個神仙是中國民間最深入人心的道教形象。有一天,八仙宮來了一個心事重重的女人,她在呂祖殿前抽了簽。
胡誠杯(道長):那么簽文當時就告訴她因為你的身體不好,是因為殺業太重了,殺業太重了。那么殺業太重了,導致的自己的身體的這個我們說的這個就是生命的這種怨氣也好,嗔恨也好,都積成了已經陰氣,那么陰氣在這種身中不斷地凝聚集結,那么就產生了問題了。
解說:道士告訴女人,由于她是魚頭火鍋店的老板,每天都要宰殺大量活魚,而這種殺生行為在道教看來會使人遭到報應,所以她的身體已經開始受到影響,飯店的生意也因此下滑。女人聽后,要求在八仙宮中住一段時間,與道士們一起修行生活,消除因殺生過多帶來的惡果。
胡誠杯:廟里這種出家人的這種清淡、寡欲、樸素、節儉的、愛生的、護生的這樣一種行為對她的這樣一種影響。那么她就開始呢參與到廟上放生,然后每到這個廟上放生,她就會捐出大量的錢,那么做這個買很多魚啊,買很多其他的一些動物來跟著我們一塊兒去放生。那么之后呢,三年之后,她慢慢慢慢她這個身體確實好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66249.html
相關閱讀:朱高熾誠孝張皇后簡介 朱高熾元配張皇后生平介紹
盤點:當今世界上十大最昂貴的書籍
劉秀兄弟劉?結局是什么 劉秀的祖先是誰
劉正彥是誰?劉正彥生平介紹
朱元璋為什么又叫朱重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