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6年(漢高祖元年),劉邦滅秦。此時項羽軍破函谷關,進屯新豐、鴻門(均在今陜西臨潼北)。劉邦至鴻門與項羽相會,險遭殺害。項羽佯尊楚懷王為義帝,遷都江南彬地。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封劉邦為漢王。同時封王共18個,因張耳亦同各路諸侯入關,項羽也素聞張耳之才名,又念其扶趙抗秦之功,乃分趙地北部,立張耳為常山王,理信都(今河北邢臺)。此為常山王之始。張耳立國,陳馀甚怒
,對人道:“張耳和馀功相等。今張耳為王,我卻稱候,項羽對我不公!碑敃r,齊王田榮叛楚,陳馀乃使門下客夏說對田榮道:“項羽執掌天下不平,請借給我兵,南皮可掩蔽你!碧飿s欲樹黨以反楚,乃譴給陳馀。陳馀又加三縣之兵襲擊常山王張耳。
公元前205年(漢高祖二年),常山被攻破,張耳敗走。十月,投漢王劉邦,待之甚厚。公元前204年(漢高祖三年),張耳與韓信統兵數萬東出井陘擊趙,使萬人過河列營,成背水陣。此陣一成,只許勝,不許敗。故而漢軍將士皆作殊死戰,勇猛異常。旋大敗趙軍。公元前203年(漢高祖四年)韓信報請劉邦以張耳為趙王,都襄國(今河北邢臺)鎮撫其國。漢王許之。
張耳立為趙王后,公元前202年(漢高祖五年)去世,其子張敖即位為趙王。后劉邦在剪除異姓王時被廢掉王位。
司馬遷:“張耳、陳馀,世傳所稱賢者;其賓客廝役,莫非天下俊桀,所居國無不取卿相者。然張耳、陳馀始居約時,相然信以死,豈顧問哉。及據國爭權,卒相滅亡,何鄉者相慕用之誠,后相倍之戾也!豈非以勢利交哉?名譽雖高,賓客雖盛,所由殆與大伯、延陵季子異矣!彼抉R遷所著的《史記·張耳陳余列傳》,是張耳、陳馀的合傳。深刻地揭示了張、陳貧賤艱難之時相與誠信,顯貴之后以利相傾這種前后不一的處世態度,從而生動地刻畫出他們的性格轉變過程,發人深省,具有深刻的認識意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974947.html
相關閱讀:朱高熾誠孝張皇后簡介 朱高熾元配張皇后生平介紹
劉秀兄弟劉?結局是什么 劉秀的祖先是誰
朱元璋為什么又叫朱重八?
劉正彥是誰?劉正彥生平介紹
盤點:當今世界上十大最昂貴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