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商周之前,中國人的姓氏是分開的,男子稱氏,女子稱姓。
戰國前只有貴族才有氏,平民無名無氏。
女子稱姓,用來區別婚姻。
氏同姓不同者,可通婚。姓同氏不同者,不可通婚(同姓是一家,所以同姓不通婚)。
秦漢以后,姓氏合二為一,姓即氏,氏即姓。
古代中國人的姓名包括??姓,氏,名,字,號。
姓氏是公用的,[名]是屬于個人的,[字]是代表身份,[號]是別稱(唐宋時期開始流行別號)
[名]和[字]是由尊長來取,[號]一開始是自取,后來開始出現了別人送的尊號,雅號等。
??漢魏時期,女子婚后以夫家姓氏相稱開始成為習俗。
五代后的女子留在官私簿籍上面的稱呼都是,李氏,王氏等等。
后來為了便于區分,就把丈夫的姓氏加在妻子的前面,就成了洪李氏,劉王氏等等。
到了現代中國,婚姻分分合合成為常態,冠夫姓,從哪個方面講都不可能再流行了。
中國人的姓名發展是從復雜到簡化的過程,到如今,重名重字越來越多。
前三十年鬧革命的名字,都是偉啊,勇啊,超啊,建國建軍啊,女子多是英啊,麗啊,芳啊,霞啊等等,這些千遍一律的字眼。
??幾十萬男子都叫張偉,幾十萬女子都叫王芳。
后三十年中國人的名字,幾乎都是瓊瑤阿姨一個人給取的,都是軒,浩,涵,子,怡,欣,琪,夢,佳等等,這些言情劇里的角色。
??滿大街都是子軒,子涵,子豪,欣怡,浩然,詩琪等等,滿大街的人都是同一個劇組的。
反觀歐美的姓名發展,卻是一個從簡單到復雜的過程。
以英國人為例,英國人在很長一段時期里只有名,沒有姓 。
比如那時很多人都叫約翰[john]這個名字,后來就把職業,住處,血緣關系,相貌特征等稱之為姓。
做廚師的就姓庫克[cook],住在林子邊上的就姓伍德[wood],杰克的兒子就姓杰克遜(jackson],個子高的就姓郎費羅[Longfellow]等等。
貴族的姓名再加上封地的地名,等等。
后來就形成了??教名+紀念名+姓的組合。
通過歐美人的姓氏,可以追溯到他們家族的起源,通婚和遷移的歷史,祖先的職業經歷等等。
歐美的文字簡單,26個字母而已,名字卻沒有像中國這樣越來越簡單。
歐美人的姓氏,也是在用一種特殊的方式記錄著他們的歷史,他們沒有在名字中刻意回避祖先的經歷。
中國人的姓氏,沒有做這樣類似的記錄,很多歷史的記憶,中國人想辦法隱藏和粉飾還忙不過來呢。
當然,也更不會把蒙古和滿清入侵統治的幾百年歷史,記錄到姓氏當中。
任何事情,從復雜到越來越簡單,從簡單到越來越復雜,都有著一定的原因,有些事情的變化,是背后很多因素決定的。
中國人的姓氏變化,或許就是這樣吧。
巧合的是,一個個回避和掩蓋歷史的時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976354.html
相關閱讀:劉秀兄弟劉?結局是什么 劉秀的祖先是誰
朱元璋為什么又叫朱重八?
朱高熾誠孝張皇后簡介 朱高熾元配張皇后生平介紹
劉正彥是誰?劉正彥生平介紹
盤點:當今世界上十大最昂貴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