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定要有獨立的人格、獨破的思維。一個經由獨立思考而保持過錯觀點的人比一個不假考慮而接收準確觀點的人更值得確定。不要成為灌注教導的就義品。
2.仕途,商界,學術。大抵說來,每個人都注定要走上三條途徑中的某一條。在進行職業生活計劃的時候,不妨以此作為思考的起點。依據不同的職業生涯規劃來塑造各自的核心競爭力。只有知道自己以后要做什么,才干知道自己應當學什么。
3.專業無冷熱,學校無高下。沒有哪個用人單位會以為你代表了你的學;蛘吣愕膶I。千萬不要因為你是名牌大學或者熱點專業而沾沾自喜,也大可不用因為你的學校不好或者專業冷門而自大。
4.千招會,不如一招熟。十個百分之十并不是百分之百,而是零。如果你有十項工作每項都會做百分之十,那么,在用人單位眼中,你什么都不會。所以,你必需要讓自己具備中心競爭力。“通才”只有在“專才”的基本上才有意思。
5.不逃課的學生不是好學生。什么課都不逃,跟什么課都逃掉沒什么兩樣。一定要把握學習的自動性,不要像讀中學一樣被老師牽著鼻子走。逃課沒有錯,但是不要逃錯課。同時,既要逃課,又要讓老師給高分。
6.一定要學會理財。對于貧苦生來說,首先要做的不是掙錢,而是省錢。很多大學生讀書的時候揮金如土,可是,畢業以后一個月的工資還不夠交半個月的房租。
7.大局部女生將電腦當成了影碟機,大部門男生將電腦當成了游戲機。大學生要控制必要的盤算機操作能力,但是,很多時候電腦會成為浪費時間的冠冕堂皇的借口。有電腦的大學生非常多,可是,這旁邊很多人可能大學畢業的時候還不會Excel,不會做一個像樣的PPT。
8.做事不如做人,人脈決議成敗。一個人有多少錢并不是指他占有多少錢的所有權,而是指他領有多少錢的應用權。一個人具備多少才能,不僅是說他一個人的時候能做什么,還包含他能通過別人做什么。一個人賺的錢,12.5%是靠本身的常識,87.5%則來自人脈關聯。三十歲以前靠專業賺錢,三十歲以后拿人脈賺錢。所以,請好好愛護大學期間樹立起來的人脈關系。這多少年你意識的友人可能會是你畢業以后最可可貴的財產。
9.互聯網誠然威力無限,但是決不能沉淪其中。如果你陷溺于網絡聊天,或者沉迷于網絡游戲,浪費的金錢倒是能夠補充,曠廢的青春就無可追尋了。輕舞飛騰已經紅顏薄命了,而痞子蔡卻持續跟別的女孩產生著一次又一次的密切接觸。對于很多大學生而言,不正確的看待網絡就是一個血淋淋的黑洞。
10.戀情是不期而至的,可以等待,但不可以制作;ㄩ_堪折方須折,莫讓鮮花敗殘枝。一個有一萬塊錢的人為你花掉一百元,你只占了他的百分之一;而一個只有十塊錢的人為你花掉十塊,你就成了他的全體。
11.研究生擴招的速度是30%,也就象征著碩士學歷貶值的速度是30%。千萬不要認為考研討生就是踴躍進取的表示。對許多人而言,考研不過是一種消極回避的方法罷了。對于絕大多數人而言,讀研究生純潔是揮霍時光糟蹋金錢,立志從事科研、學術的人及其余少數人除外。
12.不要一門心思惟著出國,更加不要科學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削尖腦袋記GRE詞匯很可能是一件無比笨拙也十分可悲的事件。既然全世界的公司都想到中國的市場上來瓜分蛋糕,為什么中國人還要一門心理到國外去留學而后給本國人打工?
13.人才市場就是一個地雷陣。通過多種方式求職雖然沒有錯,但是千萬不要狼吞虎咽。只要用人單位一說要你交錢,你掉頭就走便是了。
14.求職簡歷必須凸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求職的時候大可不必像嚴守一那樣“有一說一”,必要的時候恰到利益地說一些謠言是異常有用的。一份求職簡歷只有用一張A4紙做個表格就足夠了。很多女生的求職簡歷就像是寫真集,豈但浪費錢,而且對求職毫無用途?谠噷嵲谑怯蟹▌t的,每次面試的時候只要背尺度謎底就行了……
15.垃圾是放錯地位的人才。所以,在找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把本人放到那個讓你成為人才而不是垃圾的職位上。當然,條件是你要知道自己究竟想做什么、究竟合適做什么。
16.至公司是做人,小公司是做事。進入公司工作以后,必須盡快融入寫字樓政治。人員是否得到晉升,很大程度不在于是否盡力,而在于老板對你的賞識水平。在寫字樓的政治奮斗中,一定要學會自我維護。
17.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撐逝世膽大的,餓死膽小的。一定要有創業的勇氣跟氣魄。假如你一只滿意于給別人打工,那么,不論你工資多高,永遠都只能是一個可憐的窮光蛋。就算月薪2萬,在深圳上海那種處所,一年的存款還買不來一個小小的洗手間。
18.大學期間一定要多去藏書樓多去自習室。良多書你當初不讀,一輩子就再也不機遇去讀了。固然不是每本書看了都必定有用,然而,由于你不曉得畢竟哪本書當前會有用,所以只好多看書,并且擯棄那些過于功利的主意。只管每次網到魚的不外是一個網眼,但要想捕到魚,就必需要編織一張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97151.html
相關閱讀:給畢業生的一封信:賺錢救世界
大學勵志:是什么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鄭大5名保安考研成功,現實版?絲逆襲
大學生創業要過的20道坎
大學勵志文章:多努力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