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當善意被道德綁架后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為人處世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當善意被道德綁架后

清伯發來微信說:“今天火車買的硬臥下鋪,一個中年人帶著父親說用中鋪的軟臥給換,我沒同意,我覺得來來去去不方便。剛才一個中年人帶著孩子很理直氣壯的要用旁邊的中鋪和我換方便他照顧孩子,我也沒換。從中國傳統美德的角度來說我應該換給他們,但是我跑了半天到火車站去專門買的下鋪為什么要換給你們直接網購票的呢?要照顧老人和小孩就得提前做好準備,花點心思去買票,不是到了車上因為你帶著老人或者小孩我就理所應當的要給予你方便!

我立即回復了四個字:你是對的!

而這很自然的讓我想起了前不久不太愉快的一次經歷。

和伙伴們去樂山,站點上車后,定好的座位有幾個已被霸占,部分人很主動的讓了,當然也有毫無自覺的人,比如,小妹的座位被一對中年夫婦中的男人坐了,而當我們核實的時候,中年婦女卻頤指氣使的說:“我們的座位就在前排靠窗,你坐我們的位置!”話說誰同意要交換了?

OK,我們都是知書達理的孩子,與人方便嘛,讓她得了!可是劇情一般都不太按腳本走,小妹換座的時候,坐了靠近過道的座位,成都站,這個座位的新主人來了,于是大家又要開始一輪換座大挪移。然而該名中年婦女卻又用一種譴責的口吻說:“我說了我們的座位在前面靠窗,你坐我們的座位!”我們一群姑娘那叫一個七竅生煙,這句話在我們聽來就是:我告訴你了我的位置在那兒,你不坐,看吧,搞得這么麻煩都是你的問題,因為你沒按我說的做。結果當然就是所有的人都不太高興,小妹說:“不管你的位置是哪里,我現在就要坐我的位置,我買的哪兒就坐哪兒!”

最后,各歸各位,可以說是一個不歡而散的結局!

事實上,換座好歹也是有求于人,征求一下對方的意見也是起碼的尊重。當然,也許今天換座未遂的兩人心里也正腹誹著:現在的人真是自私,只是換一下座位而已,太不通情理了!

然而,誰又來保證我們原本就應該享有的權利呢?僅僅因為你帶著老人又或者小孩,我就不得不犧牲自我權利來滿足你?我驚訝于人們竟如此習以為常的去犧牲別人享有的權利,只為自己小小的方便。

也許,從中華傳統美德來講,尊老愛幼、重德貴義、助人為樂、禮貌謙讓一切的一切都是應該的!但是施予人的公平又應該由誰來保障呢?正如清伯所說,如果是真的愛自己的老人和小孩,那么,在出行之初就應該好好計劃和安排,以保證他們有一個相對舒適的出行,而不是寄希望于現場向他人索取善意。把自己原本應該付出的時間成本,亦或其他什么成本轉嫁無辜的他人。

同樣買票上車,為什么你就可以優于我的權利呢?所以我特別不能理解那些因為對方沒有讓座就打人的老人?不過倚老賣老。可以讓座,前提是我愿意放棄自己享有的權利,傳達了我的善意,那么,你可以選擇接受,當然也可以選擇不接受。

而關于此,印象特別深刻的是電影《搜索》中,葉藍秋因為沒有讓坐,被人肉而導致整個生活的崩盤,事實上卻根本沒有人關心過她當時在生命線上孤寂的掙扎。雖然都說藝術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唯獨在這部電影上,我認為他并沒有一絲一毫的夸張,互聯網世界就是這樣的赤裸裸。再比如,時常看到的因為沒有讓座被老人打的各類新聞,正如所見,也許有些片面,但這個社會,為自我而隨意犧牲他人權利的人其實比比皆是!

當我們對老人的關愛,對小孩的照顧,或者其他一切善意的表達,被道德綁架后,變成必須要或者應該要做的事情,就意味著所有的善意都將成為單向付出,所有傳達善意的人都必須要背負這樣轉嫁而來的成本,否則就將面對被譴責或被詬病的局面,誰來為善意的成本買單?善意者嗎?

而接受善意的人們,似乎總習慣忘記,善意是來源于別人的自我犧牲。無論什么樣的善意一定都有某種程度的犧牲,只是或大或小,或輕或重的區分而已,并不是毫無成本。而當我們接受別人善意的時候,就是把原本應該支付的成本轉嫁他人,而接受善意的人若還如此理所當然,支付的人當作何想?

我們其實都害怕冷漠,也不愿被別人漠視。所以,如果你希望的善意并沒有得到,不要譴責別人,因為別人付出了你沒有付出的成本,那是別人的權利,請你尊重!如果你得到了別人的善意,請知道別人為你做出的犧牲,心存感激就好,不要理所當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rensheng/1108249.html

相關閱讀:死撐出來的面子,最后往往反而讓你沒面子
你在我背后開一槍,我依然相信是槍走了火
裝糊涂是門藝術
改善人際關系的四大原則
培養人脈的106個技巧,有心人一定要珍藏!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