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這個世界處處有哲學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哲理故事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假如花瓶碎了,怎么辦?大多數人的做法是,把碎片扔掉!
  
  且一扔了事,羅唆利索,全然未曾與之有關的規律。
  
  那么,這里頭有規律嗎?
  
  有。這就是,將碎片按大小排列并稱過重量后即可發明:10~100克的起碼,1~10克的稍多,0.1~1克的跟0.1以下的最多!尤其有趣的是,這些碎片的重量之間有著嚴整的倍數關聯,即:最大碎片與次大碎片的分量比為16:1,次大碎片與中等碎片的重量比為16:1,中等碎片與較小碎片的重量比是16:1,較小碎片與最小碎片的重量比也是16:1。于是,發現這一倍比關系的人便將此規律用于考古或天體研討,從而由已知文物、隕石的殘肢碎片揣測它的原狀,并敏捷恢復它們的原貌!
  
  這位極善思考的聰明人,就是丹麥家雅各布·博爾!
  
  可是,我們做到了嗎?沒有。
  
  打壞瓶子的閱歷,我們確定有過,可是,當包括其間的法則從咱們的身邊調皮地溜走時,我們擁抱過它嗎?
  
  沒有!就由于敏感!
  
  如斯看來,花瓶碎了并不恐怖,可怕的是:千萬別一不留心,把我們的聰慧打碎了!
  
  有位奧天時醫生叫奧斯布魯格,他是個賣酒的,為了判明高大的酒桶里還有不酒,這位父親常常用手在桶外頭敲敲,而后由聲音斷定桶里還有多少酒,是滿桶仍是空桶。父親的這一做法啟示了他,他便由此推論,人的胸腔腹腔不也像只桶嗎?醫生敲敲病人的胸腔腹腔并仔細聽聽,不就能夠由聲音判明他的病情了嗎?于是細細研究,總結,終于發現了有名的診病方式———叩診。
  
  有人更聰明,由木桶而提出了著名的“木桶實踐”,即: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決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塊木板,而偏偏取決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塊木板。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夠高,那木桶才干盛滿水,反之,只有一塊不夠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滿的!怪不得人們經常大聲疾呼要補缺補差抓落伍環節,本來其意蓋出于此。
  
  如此看來,這個世界處處有哲學,傷感,瓶里有,桶里也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rensheng/126152.html

相關閱讀:彎一次腰后來沒完沒了的彎腰了
貪心的后果
忘我的追求
聰明害死鷹
兩支粉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