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你們準備了一篇文章:
“生活是沉重的”,他一直這樣認為。以至于有一天他覺得被壓得有些喘不過氣來了。便向一位禪師求助,尋求解脫之法。
禪師聽明他的來意,遞給他一個竹簍背在肩上,笑著說:“我正要去南山取些彩石,你與我同行吧。見到美麗的石頭便撿到竹簍中吧。”他同意了。
路上,每走兩步就能見到一塊美麗的石頭,他把它們都裝在了竹簍里。過了一會兒,禪師問他有什么感覺。他說:“覺得越來越沉重。”禪師說:“這也就是你為什么感覺生活越來越沉重的道理。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時,我們每人都背著一個空簍子,然而我們每走一步都要從這世界撿一樣東西放進去,所以才有了越走越累的感覺。”
他問:“有什么辦法可以減輕這沉重呢?”
禪師問:“那么你愿意把工作、愛情、家庭、友誼哪一樣拿出來呢?”
那人不語。
禪師說:“我們每個人的簍子里裝的不僅僅是精心從這個世界上尋找來的東西,還有責任,當你感到沉重時,也許你應該慶幸自己不是國王,因為他的簍子比你的大多了,也沉多了。”
算起來,人最輕松的時候,一是出生時,一是死亡時。出生時赤條條而來,背的是空簍子;死亡時,則要把簍子里的東西倒得干干凈凈,又是赤條條而去。除此之外,一個人的一生,就是不斷地往自己的簍子里放東西的過程。得了金錢,又要美女;得了豪宅,又要名車;得了地位,還要名聲。生怕自己簍子里的東西比別人放得少,哪怕是如牛負重,心為形役。這又豈能不累?要想真不累,其實也容易得很,只消把背簍里的東西扔出去幾樣?擅客t子外扔一件東西,我們都會心疼得流血。那就干脆換個思路,給自己找心理平衡。當你感到生活簍子里的東西太重因而步履蹣跚的時候,你不妨看看左鄰右舍羨慕的眼光,看看他們同樣也在拼命地往簍子里撿東西,你就會安慰自己,你裝的東西多,是你的本事大,別人想裝還裝不進來呢。
你還得明白,簍子里的東西越多,你的責任就越大。譬如說吧,你打算娶一個美女為妻,也就是說往簍子里放一件人人羨慕的寶貝,那么你在獲得美女情愛的時候,責任也就來了:美女的花費肯定比一般女人要高,脾氣要更怪,被人覬覦、受人勾引的概率也更大,你可能要經常處在猜忌、恐慌、羞恥、憤慨的情緒中。但你與漂亮太太走在街頭換來的無數羨慕的眼光,或許就是對你的彌補。
生活就是這樣,你要想在簍子里多裝東西,就得比別人更辛苦。既然樣樣都難以割舍,那就不要想背負的沉重,而去想擁有的快樂。
人要活出一點味道,活得有點境界,就得學會擺脫緊張。而擺脫緊張的最好辦法就是灑脫。灑脫既可以說是一種外在的行為方式,也可以被看做是一種內在的精神境界。一個人要想灑脫,首先就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淡化功利意識,不要把自己的存在、自己的行為看得那么重要。不妨設想一下,這個世界不管離開了誰,地球不都照轉嗎?人的功利意識或者說使命意識太強,相對來說,其精神負擔就大,其壓力就大,也就必然活得比常人緊張。但是,也有一種身負重任者往往忙中偷閑。有的人即使擔當天下大任,也能夠表現出一種閑態,比如在軍事活動頻繁之時,諸葛亮仍舊羽扇綸巾,這是一種瀟灑,也是一種品質。只有這種閑情逸致才能養成他們臨事不驚的本領。蘇東坡為官時不也很有一番灑脫情致嗎?如果沒有這種灑脫,不是你辦事能力太低,就是你的私欲過重。
灑脫是一種境界。現代人很難做到灑脫,也未必會崇尚灑脫。灑脫不一定需要太多,只要有那么一點,對于你的身心都會是有好處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rensheng/1319163.html
相關閱讀:你在我背后開一槍,我依然相信是槍走了火
改善人際關系的四大原則
死撐出來的面子,最后往往反而讓你沒面子
裝糊涂是門藝術
培養人脈的106個技巧,有心人一定要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