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是做證券生意的,終日飛來飛去,滿世界地跑,忙的要命,難得見他一面。咱們通常的聯系方法是打電話。
有一天晚上,他打電話來,我們東南西北地聊。聊著聊著,他忽然問我:“假如讓你花一元錢,能夠買到你哪一天會逝世的信息,你買不買?”
我想了想,搖搖頭說:“不買。”
“為什么?”
“人生最大的苦楚莫過于曉得自己哪天死。所以最好的死亡方式是:讓死亡突然間降臨,來不迭思考,性命突然終止。”
緘默了一會,電話那端,勵志電視劇,他輕聲說:“可是,我買。”
“為什么?”
“我怕死亡突然來常設,我還有很多想做的事不做,把它們帶進宅兆去。不外,我也不想知道得太早,提前10天讓我知道就行。”
“你想用這10天做什么?”
“5天的時光給我家人,好好陪陪他們。5天的時間給我本人,做我最喜歡做的事情。”
“你最愛好做的事件是什么?”
“跟我愛的人在一起。我開著車帶她穿梭大森林。”
我笑了:“這并不難。你為什么不當初就做呢?”
他嘆了口吻:“現在這么忙,哪有時間?”
我也在心里嘆了口氣,不禁想起另一位朋友,他是一家外貿公司經理,工作十分忙,也是滿世界地飛,整天忙著談判、簽合同,一年難得回家幾回。他覺的很欠妻子和女兒的,就說等公司業務發展好了,陪她們去歐洲度假。公司的業務始終在發展,可是他總感到還不夠好,成果一拖再拖,始終未能成行。后來,他在一次赴日本會談時,心臟病發生死在途中。(林夕)
【大情理】:
許多時候,我們總把最喜歡做的事情留在最后。惋惜,死亡在來臨之前并不告訴我們。只管我們已經幸運地邁入21世紀信息時期,信息高速公路已經架到我們家門口,卻沒有一家公司可以出賣死亡的信息。所以,大多數人留在最后、最喜歡做的事情,最后都帶進墳墓里去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rensheng/233512.html
相關閱讀:貪心的后果
忘我的追求
聰明害死鷹
彎一次腰后來沒完沒了的彎腰了
兩支粉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