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智退銀燭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哲理故事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明朝天順年間,河南布政使豐慶為官清廉,經常到下面的各個州縣走訪,調查百姓生計,看看地方官員是不是稱職。
  
  有一回,豐慶來到一個縣巡視,知縣是一個大貪官,當他得知豐慶來訪時,大為不安,深怕對方會查辦他,于是想到要賄賂豐慶,便打算給豐慶送一箱子銀子。
  
  但這個知縣又深知豐慶向來清廉,若是硬給他送,他肯定是不會收的,于是知縣心生一計——他把白銀全做成蠟燭的樣子,外面再用一層不透明的紙包裹好。
  
  見了豐慶,縣官拍馬道:“您就像這一根根為百姓照明的蠟燭,卑職實在是敬佩不已,特奉上這份薄禮,以示敬仰之情呀!”
  
  由于外面有紙包裹著,豐慶一時便沒有察覺出這一箱子的蠟燭是用銀子做的,他覺得反正又不是什么貴重東西,更何況寓意還很好,便欣然收了下來。
  
  可沒過幾天,豐慶的一個侍從發現了蠟燭有異樣,于是趕緊向豐慶匯報:“這些蠟燭應該不是真蠟燭,更像是銀棒。”
  
  豐慶心中一驚,立即明白了過來,但他立刻鎮定下來,淡淡說:“那咱們點一點,不就知道這是不是真蠟燭了嗎?”
  
  侍從疑惑地問:“大人,這些蠟燭全都是用銀子做的,怎么可能點得燃呢?”
  
  豐慶便順勢說:“既然蠟燭無法點燃,那要它還有何用?誰送來的,就通知讓誰來領回去吧。”
  
  第二天,那知縣灰頭土臉地來領“銀蠟燭”。豐慶告訴他:“你送的蠟燭我很喜歡,可惜是它們點不著,照不了明。你若真敬佩我,拿回去再換一箱能燃著的蠟燭來吧!”縣令聽后頓時羞得恨不得鉆到地縫里去。
  
  順著對方的套路來,將計就計,綿里藏針,往往是戰勝對手的最好也是最輕松的方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rensheng/326914.html

相關閱讀:兩支粉筆
聰明害死鷹
貪心的后果
忘我的追求
彎一次腰后來沒完沒了的彎腰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