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清范何風流,高文有風雅!备哐攀俏拿鳎歉呱。
高雅不是因為條件優越,占有某種資源優勢。條件優越,占有優勢,產生的不一定是高雅,而極有可能是高傲。吃山珍海味,居華美豪宅,坐香車寶馬,這不是高雅,充其量只不過算是高級。高傲、高級與高雅不可相提并論。這就好比山嶺,有的巍峨、秀美,有的嶙峋、險怪。然而前者多是林木蔥郁,嵐回霧繞;后者往往是山石裸露,蟲鳥不至。這就好像流水,有的中規中范,或激蕩,或潺?;有的卻沖決堤壩,如脫韁之馬。前者多造福于民,后者卻泛濫成災。
高雅常常表現為一種冷靜,但這種冷靜并非于一切不屑的沉默不語。如此不是高雅,極有可能是故作清高。故作清高是一種于時無益,于事無補的裝腔作勢,是一種具有消極色彩的人生態度。雅人深致,高雅之士,意致深遠。高雅的冷靜是一種沉穩,是一種豁達,是一種含蓄,是在積極進取的前提下但又能正確對待榮辱成敗,起落得失的不凡氣度與恢廓的雅量。
高雅是一種極內在的氣質,是一首屬于心靈的詩。那還是在延安時期,美國記者斯諾到了延安,他是為了一見周恩來,但他并不認識周恩來。他在瓦窯堡見到了一個人,只見這個人穿著一身土里土氣的衣服,滿腮長著不飾修剪、頗顯蕪雜的大胡子,騎著一匹極其羸弱的馬。斯諾與之交談,那淵博的知識,瀟灑的舉止,那幽默的談吐,謙虛的微笑,那寬廣的胸襟……總之,此人處處顯露著一種儒雅軒昂的俊氣,時時洋溢著一種風流倜儻的帥氣。于是斯諾堅定地認為:沒錯!這就是周恩來。
高雅是因為高尚,是由于雅致。高雅是如蘭的“能白兼能黃,無人亦自芳”的包容大度與默默奉獻;高雅是似梅的“俗紫凡紅終避舍,不妨自向雨中開”的超凡脫俗與特立獨行;高雅是如竹的“曾與蒿藜同雨露,終隨松柏到冰霜”的堅貞不渝;高雅是似蓮的“舒卷開合任天真”,“生于泥中不與泥同調”的本真自然……
高雅是一種精神財富。高雅是一本裝幀不一定很精美,然而格調卻非常高的書。捧著她就像捧著一脈優美的傳統,人物的英氣,歷史的光輝是那樣讓人震撼,其智慧與精神更是長留在我們心中。是的,在黑暗時刻,高雅會在人們的心頭燃起晶瑩而燦爛的火苗,她會悄悄地將人們引出灰色的迷途,帶領人們邁向文明和諧美好的境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rensheng/458273.html
相關閱讀:培養人脈的106個技巧,有心人一定要珍藏!
死撐出來的面子,最后往往反而讓你沒面子
裝糊涂是門藝術
你在我背后開一槍,我依然相信是槍走了火
改善人際關系的四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