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蘭西死了。
這頭黑熊在七年前就掙扎在生死邊緣,但它頑強地活過了32歲,這相肖于人類90歲高齡。
成都北郊26公里處的龍橋黑熊救助中心是它生命的最后慰藉地,它被安葬在救護中心的墓園里,在它身邊還有90余位同伴陪伴著。
它們的墳前還有一塊刻著名字和生卒年月的小石頭。每一頭熊離去的年份是清晰的,但是它們來到人世的年份卻刻著相同的“?”。
它們曾被囚于牢籠之中,肚皮上有一個直通膽囊、永不閉合的傷口來輸出膽汁。
大部分時光里,它們卑賤而痛苦地活著,只是人類賺錢的軀殼,但希望它們重歸自然的人們仍試圖給這些“取膽熊”以最后的尊嚴……
弗蘭西的黃昏戀
亞洲動物基金創辦人謝羅便臣至今難忘2002年末營救弗蘭西時看到的情形:它被殘忍地鋸掉了犬牙、剁掉了爪尖,下巴底下有一個巨大的膿腫,腹部的孔正在流著膽汁和膿液,身上光光的,沒有什么毛。它有一個“正常”大小的熊腦袋,卻拖著一副發育不成熟的矮小身體。被塞進狹小的鐵籠抽了20多年的膽汁,弗蘭西失去了熊的體魄,也失去了熊的尊嚴。
來到救護中心一個月,獸醫就表達了擔憂,弗蘭西存在持續的呼吸障礙,肺部也有問題,情況看起來不妙。但讓謝羅便臣吃驚的是,“七年后,弗蘭西仍然以自己一貫的方式挑戰著獸醫學和常理,它還在快樂地蹣跚前行,享受著生活,并自己決定到底什么時候才放棄。”
更為神奇的是,弗蘭西這位充滿“幽默感”的侏儒“老太太”在遲暮之年迎來了它的“愛情”。“他”叫魯伯特,能夠包容弗蘭西所有的“缺點”。“抽膽”同樣帶給魯伯特無法愈合的創傷,細菌侵入了大腦,它變成一只“智障熊”,它常常迷路,從籠舍到草場,它只記得一條路——順著墻根走,并且不止一次觸到電網。然而,它給弗蘭西的愛卻是無私而慷慨的。
在寒冷的冬日,弗蘭西嬌小的身體緊緊依偎著魯伯特取暖,當魯伯特睡熱了鋪著稻草的床,弗蘭西就把它趕走再躺上去呼呼大睡;享用美食時,弗蘭西有一個古怪的習慣,它會小心翼翼用它那失去了指甲的手掌攥起小西紅柿,然后舉起手臂把它們從肩頭甩出去,如果魯伯特碰巧靠得很近,它的鼻子就會遭遇“啪”的一擊,魯伯特只得退遠些,直到弗蘭西吃飽了,它才折返回來解決掉剩余的食物。它們就像一個狡黠的老婦人與一位溫吞老先生的奇妙組合,相伴著度過生命里最后的時光。
2009年10月7日,弗蘭西享用完剝了皮的葡萄、狗糧以及一張肉餡餅之后,在麻醉劑的作用下沉沉睡去了。在最后的日子里,腹脹和心肺衰竭折磨著弗蘭西,持續的治療已經于事無補。就在弗蘭西走后沒多久,魯伯特也到另一個世界陪伴它去了。
狗一樣的溫柔眼神
來源于亞洲動物基金的資料顯示,“活熊取膽”于上世紀80年代由朝鮮傳人中國,成為農民發家致富的手段,到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養熊業空前繁盛。至今,中國是世界上唯一的允許活熊取膽業合法存在的國家。
在當時的背景下,參觀熊場推銷熊膽甚至成為旅行團的旅游項目。1993年,英國人謝羅便臣跟隨著一個旅行團走進熊場。一頭母熊從牢籠中用力地伸出爪子,沒有猶豫,謝歲便臣違反常理地握住了那只爪子,母熊沒有任何傷害她的意思,而只是有節奏地捏了捏她的手指。謝羅便臣認為這是母熊在求救,從此她把拯救這些取膽熊變成了自己的事業。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rensheng/883847.html
相關閱讀:保持住心理年齡年輕的途徑
松垮的黃襯衫-心靈雞湯
把握一顆珍珠的幸福!
時間留下的總是真
每年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