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只要想到這一點,你就別去諷刺別人,諷刺別人是對別人的一種大不敬,況且諷刺他人對你不僅沒有什么好處,而且還有可能為你招來災禍。
林肯喜歡指責別人。在印第安納州鴿溪谷,年輕的林肯不僅指責別人,而且逐寫詩寫信取笑別人,他把那些信放在鄉村路上那些人肯定會經過會看到的地方。其中一封信引起了一個人一生都難以熄滅的怨恨之火。
即使當林肯在伊利諾伊州的斯普林菲爾德當見習律師時,還是時常在報上發表公開信,攻擊對手。但是,他得到了教訓,這樣的教訓對他來說一次就足夠了。
1842年秋-林肯狠狠諷刺了一個驕傲好斗的愛爾蘭政客,這人名叫詹姆斯,西爾德。他在《斯普林菲爾德日報》上發表匿名信諷刺詹姆斯,結果全城都快笑瘋了。敏感驕傲的西爾德羞惱成怒。他查出是林肯寫的信,立刻跳上馬,找到林肯,向他挑戰,要求決斗。林肯本不想與他決斗,因為他向來反對決斗,但為了保全名譽,他又不得不應戰。林肯雙臂細長,所以他選了寬劍作為武器,還拜一個西點軍校畢業生為師,學習劍術。相約之日來臨時,兩人約在密西西比河沙灘的一個酒吧,準備決一死戰。好在最后一刻,雙方的助手阻止了他們,結束了決斗。
這是林肯一生中最恐怖的一件事。這件事給了他一個巨大教訓,使他學會了如何為人處世。從此以后,他再也沒寫過侮辱性的信了,再也沒有去取笑別人了,再也沒有因為任何嘲笑指責任何人了。
在南北戰爭中,林肯一次又一次換掉了波托馬可軍團的將領,從麥克萊倫、蒲柏、伯恩賽德、胡克到米德,可是他們還是犯錯,一次又一次慘敗,讓林肯幾乎絕望。全國有一半的人嚴厲譴責那些難以勝任的將軍。然而林肯卻“心無惡意,虛懷若谷”,和將軍們相安無事。他最喜歡引用的一句話是:不作臧否,不受非議。
當林肯夫人和其他人強烈抨擊南方奴隸主時,林肯說:¨不要指責他們,我們在那樣的情況下也會跟他們—樣。”所以,如果真有什么人有資格去指責的話,那非林肯莫屬。
1863年7月的前二天,葛底斯堡戰役。7月4號晚,天降暴雪,南方軍隊的李將軍、率軍南撤。當到達波托馬可河時,他發現河水暴漲,無法渡過,后有勝利之師北方盟軍的追擊,進退兩難,無路可逃。林肯看到了這一時機,這是抓住李將軍、即刻結束戰爭的天賜良機。林肯抱著極大的希望,立即俞令米德將軍不要開作戰會議,立即直接進攻。他以電報命令外加信使傳令,米德立刻行動。而米德將軍卻是怎么做的呢?正好相反,他無視林肯的命令,召開作戰會議,通過電報找出種種借口,一再拖延,就是不肯立刻攻打李將軍的軍隊。最后河水退了,李將軍率軍成功逃離。
林肯火冒三丈。“這究竟是什么意思?”林肯對兒子羅伯特大聲說著,“老天!怎么會這樣?他們就在我們掌握之中,唾手可得。不論我說什么,這些軍隊就是不肯挪動半步。本來在這種情況下,不管是誰都能擒住李將軍的。如果我在場的話,我一鞭就可以抽到他。"
這時,萬分失望的林肯坐下來給米德·格蘭特寫了一封信。那個年齡的林肯用詞是極端保守、極端克制的,而這封1863年的信卻無疑是最具譴責性的。
“我親愛的將軍:
我不認為您對李將軍逃脫這一巨大的不幸會喜悅不已。本來我們可以手到擒來,再加上近來的幾次勝利,我們本可結束這場戰爭。然而,現在戰爭卻要無限期拖延下去。上幾個星期。您連李將軍都沒能成功擒獲,現在只憑著僅為當時三分之二的兵力,又怎能守住波托馬可河南岸地區呢?再對您寄予期望是毫無理智的事情,而我也不會再期待您能有多大作用了。良機失而難返,我對此感到無限的悲痛。"你猜米德看剄這封信時會有何反應?他根本沒有看到過,因為林肯從來沒有寄出去。
這封信是在林肯逝世后在他的文件里發現的。
林肯就是因為不能容忍別人吃了虧,他能吸取教訓是對的,從他的一生看,因為他的這一點,確實讓他受益終生。能容忍他人過錯的人,才有資格受到人們的尊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rensheng/886013.html
相關閱讀:培養人脈的106個技巧,有心人一定要珍藏!
死撐出來的面子,最后往往反而讓你沒面子
改善人際關系的四大原則
你在我背后開一槍,我依然相信是槍走了火
裝糊涂是門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