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后悔的事是最令人懊惱的,但是如果你做最現實的事,就不會有后悔了,這是一個很辯證的關系。不做后悔的事需要的信心和勇氣,但更重要的是原則,這個原則就是你永遠都要現實。
1.人會做錯,不要后悔
為曾經所做過的錯事,就不要后悔,即使是錯事,既然做了,就不要再幻想著去改變。就像一個和尚沾了葷,他再后悔也吐不出一頭活生生的豬來,我們能做的就是把握現在。
因此,對做過的事就不要后悔。在我們身邊經常可以看到不少人自怨自艾,為曾經做過的錯事后悔不已,為過去的事而消沉,為過去的事而落魄。世上永遠沒有后悔藥,世上如果真的有后悔藥,那么許多人不惜花費千金也要購買;時光也永遠不會倒流,如果時光倒流了,那么歷史將會重新更寫。過去的就讓它隨風而去吧!其實,痛苦也是一劑良藥。
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有快樂時,也有悲傷時,快樂的時間的確過得很快,而悲傷的時間就很長。往往在悲傷的時間里,是讓你領悟一些道理的時候。人生中大部分的道理都是從悲傷而來,在于你能不能想到這個經驗所帶給你的訊息。而這些訊息將成為你快樂的一部分。
人要為自己所負責,但不要為自己做的事而后悔,責任是無法逃避的。其實,人活著就是一種責任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世界紛亂復雜,我們在這光怪陸離的世界里苦苦尋找著自己的夢,辛勤經營著自己的人生?墒怯刑鄸|西影響著我們的判斷和選擇,我們迷茫不知所措,似乎我們和無所不能的上帝等價,又好像我們是一無所知的白癡?粗炜盏娜耸强床坏侥_下的花的,每個人看見的世界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在我們決定了自己所想要、正要、應該要走的路后,我們應該做的就是走下去。癡也好,顛也罷,瘋也可,狂也對,不必在意別人驚異的目光,狐疑的眼神,懷疑的議論和無聊的話語,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我們不是拒絕改變,也不是拒絕別人的幫助,只是為了在這深不見底的社會里找到自己的一個容身之所。世人皆醉我獨醒亦或世人皆醒我獨醉,根本無須去介懷,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功過自有后人評。
不后悔所作的選擇
人生就好比一場豐盛的宴饗,但時間有的,你無法每道佳肴都去品嘗一番,于是乎,選擇就變成了人生最重要的事,然而無論你選擇了什么?你還是會有遺憾;不管你擁有過什么,你還是會覺得是否曾經錯過了什么?而有時你也不免自問,到底是你選擇了命運?還是命運選擇了你?
有人曾這樣說道:成功的人只是恰巧選對的答案比較多。你認為呢?勵志小說
在生命中,總會有很多不同的選擇題,等待你去選擇,而你的選擇,是會變得更好或者更差,沒有人可以預料。
我們都曾經歷過無數的選擇與抉擇,但很難保證每次的選擇都是對的,更難保證的是,你不會后悔自己的選擇。
然而,更殘忍的是,有時你是沒得選擇的,正是由于命運已經擺好了棋譜,你只能一步一步地往下跳,雖然,你也曾經試圖力挽狂瀾,然而人的渺小與不足,根本就無力對抗命運的擺弄。人生必須面臨無數的轉折,而每個轉折都是一個很重要的關卡,當你在轉折點的時候,若是猶豫得太多,決定的時刻又太晚,這些因素也許都可以讓你的生涯出現危機,或者產生不可預測的變化。
印度有一位哲學家,飽讀經書,富有才情,很多女人迷戀他,一天,一個女子來敲他的門,說:讓我做你的妻子吧!錯過我,你將再也找不到比我更愛你的女人了!哲學家雖然也很喜歡她,卻回答說:讓我考慮考慮!
哲學家用一貫研究學問的精神,將結婚和不結婚的好壞所在,分別羅列下來,卻發現兩種選擇好壞均等,真不知該怎么辦,于是,他陷入長期的苦惱之中,無論又找出了什么新的理由,都只是徒增選擇的困難。
最后,他得出一個結論人若在面臨抉擇而無法取舍的時候,應該選擇自己尚未經歷的那一個。不結婚的處境我是清楚的,但結婚會是個怎樣的情況,我還不知道。對!我該答應那個女人的央求。
哲學家來到女人的家中,問女人的父親:你的女兒呢,請你告訴她,我考慮清楚了,我決定娶她為妻!女人的父親冷漠地回答:你來晚了10年,我女兒已經是3個孩子的媽了!
哲學家聽了,幾乎崩潰。他萬萬沒有想到,向來引以為傲的哲學頭腦,最后換來的竟然是一場悔恨。
人生在世,隨時都在面臨著選擇,而選擇,就好比是人生里一場理性與感性的拔河,每次的選擇就好比是站在十字路口上,有種手足無措的仿徨,然而,究竟哪一條才正確的道路呢?
正由于無法預測的未知,于是在每一個選擇里,都埋藏了同等的機會和陷阱。然而,并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正視的看見它。
同一條路,每一個人看見的視野有所不同,也就產生了天差地別的影響,有的人為此跌得粉身碎骨,而有人卻因此獲得了成功。至于所走的路是不是一條正確的路,那就要看你是否有足夠的智能去判斷、去了解自己的天分之所在,如果你希望自己走到一條正確的路上,那么,你就應當具備有判斷與分辨的智能。
在面對壓力的時候,充分的了解自己對壓力所承受的能力,審慎評估自己的專長,然后,提出一個解除壓力的方案,一個人只有在自身壓力解除的情況下,才可以做出最正確的判斷,并選擇一條最正確的道路去走。
由于每次的選擇,都要做出正確的決策,因此,每次的選擇都是充滿掙扎的。我們一方面抱怨自由太少,一方面又要痛苦的做出無數的選擇,人生的困境因而彰顯。每個人在面對新的機會時,都應該要放大心胸。我們都有輕看小事情或新事物的習慣,所以我們得養成夸大小事情或新事物發展潛力的習慣。這樣做的目的不是為了投資,而是要對新的機會放大心胸。其實,人生中有許多選擇都是所謂的芝麻小事,但這并不表示芝麻小事就不重要了,因為,人生不就是由芝麻小事所串聯起來的嗎?
有人說:不要因小失大,越是小事的選擇,越有可能影響你對重大事情的抉擇,因此,豈能不謹慎些?
但要怎樣為每件事情都做一個最適合的決策或選擇呢?這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我們要讓自己有正確的思考模式,同時并學會盡量不要用感覺和直覺來做判斷,因為,人的感覺常常會做出不是非常正確的判斷,因此,必須練習用理智來做出正確的選擇。
對某些人而言,成功需用財富來衡量;然而對另一些人而言,并非所然,由于你要過什么樣的生活,要選擇什么樣的人生,都是一種抉擇。凡事都要學會三思而后行,所做的選擇,就不再后悔,并對自己的選擇勇于負責!
人生有許許多多的選擇,有時,我們會在對的時刻,做了錯誤的選擇,然而到了事后,我們又陷入后悔之中,假如當初怎樣,現在就會怎樣?其實,何必非要讓自己陷入這種惡性循環之中呢?
生命就在無數的選擇和轉折下,才活出了不一樣的風貌。在面對每一次的選擇時,需要的就是自我的承擔與負責,選擇便是我們生命中的宿命。
在生命的轉折處,我們還要學會勇于承擔,勇于選擇,但不要后悔。
2.面對現實就不會犯錯
現實,比歷史更加的清晰。面對現實可以超越過去,F實,比未來更直接。面對現實可以把握明天。面對現實中的挫折,知發奮而后自強;面對現實中的錯誤,知改進而后自新;面對現實中的成功,知幽思而后自勵;面對別人的現實可以知是非,面對自己的現實,可以知得失。
面對現實,不是逃避,不是推委,不是左右歷史,不是看破紅塵,不是盲目的怨天尤人,也不是一味的杞人憂天。
面對現實,也就是實事求是,就是敢于承擔責任,就是敢于認清自我,就是找準自己的人生坐標,就是樹立對自己的信念。
敢于面對現實是一種修養,是一種境界。敢于面對現實就會少一些淚水,多一些歡樂;就會少一些煩惱,多一些開心;就會少一些虛渺,多一些寧靜;就會少一些糊涂,多一些清醒;就會少一些非分之想,多一些拼搏跋涉。
敢于面對現實,就不會盲目崇尚,也不會悲觀厭世。朋友,那么就請審視你已經經歷的、正在經歷的和即將經歷的每一個故事,把腳下的真實留給自己,生活將永遠美好,充滿希望!
從前,一個小鐵塊一直都過著安逸的生活,有一天它的主人突然把它丟到火里去,它熱的好難過,于是便向火焰說:火焰大哥,可不可以稍微降低一點您的溫度呢?
火焰經不起小鐵塊的聲聲哀求,最后只好答應降低溫度。
不久以后,鐵塊被人從火堆里取出放在鋼板上,鐵錘一下一下地重重敲打,它又受不了了,于是便再度開口:可否將您錘打的速度放慢一點,擊打的力量再輕一點,讓我也少受一點苦吧!
鐵錘也經不起鐵塊的苦苦哀求,也答應照做。
最后,鐵塊在經過沒多少鍛煉的情況下出了工廠,可是沒經過多久,它就滿身鐵銹回到了原廠。
當它再次看到工廠一角的火焰與鐵錘時,不禁感慨:現在我才了解,生命中有某些過程是不容逃避的,逃避了它們,生命也將隨之腐朽。
在我們的生命中,想想那些過程雖然辛苦,但卻可能磨練你的人格,激發你的潛力,鍛煉你的毅力。在人的一生中又怎能永遠都平坦順利?多多少少都會遭受各式各樣的挫折,而且有些現實是根本無法逃避的,你必須去面對,去承擔,那是遲早的事,決不會因為逃避就可以解決的。只有用勇氣用堅強來面對困難,才會不斷地磨練自己,豐富閱歷,使自己各方面都日趨成熟。其實成熟是一種心態,與年齡無關,先別為生命中所遭受的困境而忿恨、埋怨,它們也許將為你打造出不同凡響的人生!小四經典語錄
學會面對現實,你也就擁有了堅強,擁有了一份信心,才不至于再犯錯。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主人公海倫?凱勒,在她9個月大時,被一場突發的疾病奪走了聽力和視力,從此,便生活在黑暗和無聲的世界里。后來,在沙利文老師的幫助下,憑著自己堅忍不拔的毅力,學會了讀書、寫字、說話,并考上了哈佛大學。正常人能夠做到的,海倫做到了,正常人不能做到的,海倫也做到了。海倫不但自己過著充實,快樂的生活,她讓成千上萬的聾盲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從20多歲起,就開始為貧苦的聾盲人奔走呼號。她不止一次地訪問歐洲、亞洲、非洲,為這些地區的盲人謀求福利;她四處奔走,發表演說,向人們證明聾盲人也會思維,也有思想,他們有權力接受教育,只要給他們機會,他們完全可以自食其力。
因此,我們在面對現實時,要有一份信心。海倫雖是一位聾盲人,但她人殘志不殘,做得和正常人一樣好,甚至比很多正常人做得還好。我們在面對現實,不要悲觀、喪氣、要勇敢、頑強。海倫雖然從小失聰,失明,但她并沒有放棄,而是面對現實、勇敢、樂觀、頑強,所以她成功了。
人生在世,路途的風風雨雨不會間斷,其中有成功也有失敗,有挫折也有無奈,而在這風雨不斷的人生當中,我們是不是需要先要考慮一下,應該怎樣面對這個不計其數的風雨?
每個人都渴望著成功,而要想成功就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有成功必然有失敗,失敗是痛苦的,我們不希望有失敗,然而失敗卻永遠不會消失。所以在失敗之后,我們又應該思考些什么問題?
人生在世,既要生存又要生活,在這五彩繽紛、有黑有白的社會里,我們需要生活也必須生活,而生活就必須工作,學習交流等等人并非冷血,人是有情之物,在這繁雜的社會里不可避免會遇到一些思想與生活的無奈。許多人為之不禁感嘆,人為何要有失敗,為何要有種種的無奈與挫折,為何不能像時間一樣平平坦坦、不快不慢,永遠也不會受阻,面對不盡的思想與現實問題,我們需要走出困境的方法面對現實,無論所遇挫折與失敗有多大,最終還是要面對現實的。
現實是真實的,也是最殘酷的,它可以使人在快樂之間立即轉為悲哀,也可以使成功之間轉為失敗,人既然活在這樣的現實之中,那么就必須面對現實。當然讓人從困境中面對現實,這是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與思想上的解放。面對現實即是面對自己,不敢面對自己的人,他才會自我封閉,才會封閉現實而不敢正視現實,結果則導致思想與生活的雙重痛苦。所以,面對現實首先要面對自己、正視自己,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這時,就要看重自己是不是可以戰勝自己,進而從困境中得到解脫,微笑去正視現實。
請面對現實,當工作不順心時,事業無成或沉浸情感失敗的陰影當中,不要自我封閉,請面對現實,如果畏懼現實,不敢正視現實,那你將永遠失敗,永遠也不會成功。人要學會面對現實,一些不開心的事,將會煙消云散,你不會再次失敗。
有些人不敢面對現實,因為畏懼失敗,不敢面對失敗所帶來的痛苦。現實雖然有時殘酷,但只要你走出了困境,生活就會變的更加美好,自己的感覺也是美好的。所以,面對現實,是走向美好的感覺與生活的必經之路。
請面對現實,正視自己不要畏懼現實,請相信現實是美好的。面對現實,接受現實,無論我們處于一個什么樣的環境,都可以讓自己成為一個正面的榜樣。你可能做著世界上最沒有前途的工作,但這不會妨礙你對自我和工作進行重塑。面對現實絕不會錯,面對現實,你才不會犯錯;面對現實,你才會變得堅持;面對現實,你才能快樂!做人還是現實點好,面對現實,正視現實,你不會再犯錯。
3.犯錯也是成長
在錯誤中成長
當人們問起流行偶像麥當娜其成功的秘訣時,她的答案簡潔而經典:我犯了許多錯誤,但也從中學會了許多。這位超級明星的成功秘訣其實也是眾所周知的一個道理:吃一塹,長一智。而恰恰是在越來越艱辛、越來越復雜、節奏越來越快的工作、生活中,這一古老的道理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并被冠以瑕疵文化的新概念。
當在犯了錯誤以后,一定要避免三種糟糕的態度:掩飾錯誤錯誤總會在某個時刻無法避免地暴露出來,而且比當初更加的嚴重;把自己的錯誤推到別人頭上這種做法遲早會被人看穿;對錯誤過于耿耿于懷自我批評當然是好的,但保持自信也非常重要。犯錯誤并不可怕,只要職員們已經對他們的工作做出了思考。一位經理說,只有當他們犯一些常識上的錯誤或工作偷懶時,我才會大發雷霆。
曾有一個這樣的故事:從前,一個漁民有著一流的捕魚技術,被漁民們尊為漁王。然而漁王在年老的時候卻非常的苦惱,因為他三個兒子的捕魚技術都很平庸。于是,他經常向人訴說心中的苦惱:我真不明白,我捕魚的技術這么好,我的兒子們為什么這么差?我從他們懂事起就傳授捕魚技術給他們,從最基本的東西教起,告訴他們如何去織網,如何最容易的捕捉到魚,如何劃船最不會驚動魚,如何下網最容易請魚入網。他們都長大了,我又教他們怎樣識潮汐,辨魚汛凡是我長年辛辛苦苦總結出來的經驗,都會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們,但他們的捕魚技術太差了!
一位過路人在聽了他的訴說后,便問道:你一直都是手把手地教他們嗎?漁民回答道:是的,為了讓他們得到一流的捕魚技術,我教得很仔細,也很耐心。他們一直跟隨著你嗎?是的,為了讓他們少走彎路,我一直讓他們跟著我學。路人說:這樣說來你的錯誤就很明顯了。你只傳授給了他們技術,卻沒傳授給他們教訓對于他們來說,沒有教訓與沒有經驗是同樣的道理,都不能成大器的。
其實,人的成長是一個不斷嘗試、歷經磨練的過程,最終才會變得聰明起來。只有經歷了失敗的痛苦,才能真正體會到成功的歡樂;只有經歷了失敗的考驗,才有做人的成熟。只有從錯誤中吸取到教訓,才能變得更加的成熟。
一位美國教授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它把幾只蜜蜂放進一個平放的瓶子中,瓶底向著有光的一方,瓶口敞開。但見蜜蜂們向著光亮處不斷飛動,不斷撞在瓶壁上。最后,當它們明白自己永遠都飛不出這個瓶底的時候,就不愿再浪費一些力氣,它們只是停在光亮的一面,奄奄一息了。
這時,倒出所有的蜜蜂,把瓶子按原樣放好,再放入幾只蒼蠅。不到幾分鐘,所有的蒼蠅都飛出去了。道理是很簡單的,蒼蠅們并不朝著一個固定的方向飛行,顯然它們會多方面嘗試的,向上、向下、向光、背光,一方不通立刻就會改變方向,雖然是免不了一次次的碰壁,但它們最終都會從瓶口中飛出。它們用自己不懈的努力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因此,橫沖直撞總比坐以待斃要高明得多,其實,成功并沒有什么秘訣,它就是在行動中嘗試、改變、再改變、再嘗試直到成功的一個過程。有的人成功了,是因為他們比我們犯的錯誤,遭受的失敗多。
橡皮擦、涂改液的發明是為了什么?為的就是讓你在不慎犯了錯之后,有機會再重新來過。犯錯后想掩飾是人之常情,每個人都難免有這種心態,但不要總是用推諉責任是人性的弱點為借口去寬容自己。
在卡耐基的事業剛剛起步時,在密蘇里州舉辦了一個成年人教育班,并且陸續在各大城市開設了分部。他花了很多錢在廣告宣傳上,同時房租、日常辦公等開銷也很大,盡管收入不少,但在過了一段時間后,他發現自己連一分錢都沒有賺到。由于財務管理上的欠缺,他的收入竟然剛夠支出,一連數月的辛苦勞動竟然沒有什么回報。
卡耐基很苦惱,不斷地抱怨自己的疏忽大意。這種狀態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整日里悶悶不樂,神情恍惚,無法將剛開始的事業繼續下去。
最后,卡耐基去找中學時的生理老師喬治?約翰遜。
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
老師的這一句話如同醍醐灌頂,卡耐基的苦惱頓時消失,精神也振作起來。
是的,牛奶被打翻了,漏光了,怎么辦?是看著被打翻的牛奶哭泣,還是去做點別的。記住,被打翻的牛奶已成事實,不可能被重新裝回瓶中,我們惟一能做的,就是找出教訓,然后忘掉這些不愉快。這段話,也是卡耐基經常說給學生,說給自己的。
因此,我們做事不要怕犯錯,要勇于從錯誤中找出教訓,面向前方,才是我們走出困境的最佳藥方。
成功的前提就是勇于承擔錯誤,哪怕我們所犯的錯誤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然而逃避的心態也會讓你因整天擔心而心力交瘁,而且永遠不可能從錯誤中學習經驗,獲得成長也許有些人不懂得這一道理,特別是那些喜歡抱怨的人,一直以為自己是完美的,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所以當工作上出現一些失誤時,他們只會一味地抱怨別人,而從不會在自己身上找缺點,這當然會引起同事的不滿,下次就沒有人愿意與之合作了,即使是不得不合作,氣氛也不會很融洽,于是,在單位或工作團體中,你就會處于被孤立的境地,而一個人一旦被孤立起來,也就找不到志同道合的合作者了,那么,也就難有所作為了。
有些人,之所以在單位里會聲名狼藉,往往都是由于工作出現失誤所致成的,被上司批評了,或者受到了某種處罰,于是心懷委屈,痛訴上司和同事的種種不是。這不僅會惹得老板厭煩,更使被牽連到的同事惱怒不已,于是,上司便開始更加注意你的一言一行,同事不時地替你遞上油醋豐富的小報告,這樣上下夾攻,那么,你離降職或者被炒也就不遠了。
其實,聰明的人都懂得在恰當的時機勇于承認錯誤,愿意承擔所有的責任,這樣才會博得同事的同情、理解和尊敬,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因此,才會在職場上走得更加的舒心如意。
小趙在一家時裝公司是做市場宣傳的,在一次組織的新品發布會中,她竟然把邀請名單搞錯了,從而漏掉了一位相當重要的大客戶。明白自己闖了大禍的小趙經過苦思冥想,決定將錯就錯,加班加點為這位客戶辦臺專場新品發布會,并且告訴他,由于多年的生意往來,合作相當愉快,希望能進一步加強與他的交流,所以對他單獨邀請,以方便他的訂貨。至于額外的費用,小趙準備自己承擔一半。帶著這個方案,小趙來到老板的辦公室里,她欣喜地發現,在老板看完報告以后,臉色由慍怒轉為平靜了。
雖然老板的臉色看上去已多云轉晴,但小趙依然沒有忘記表現出改過的誠意,她一字一頓地告訴老板說:我知道自己犯了相當嚴重的錯誤,真的非常抱歉,請相信,我能夠汲取教訓,下次不會再犯了。危機之后必有轉機。小趙通過第二次新品發布會,不僅僅與這位客戶冰釋前嫌,并且建立了更加親密的合作關系。這時老板也更加的信任她了。
所以,在不小心犯錯時,其最好的辦法就是敢于承認錯誤。一位任職于銀行的業務主管在提及部屬犯錯時,曾這樣說道:我很希望我的下屬都有承認錯誤的勇氣。沒有人不犯錯,包括我自己在內,我不會因為誰犯個小錯就全盤改變對他的看法,我比較看重的是一個人面對錯誤的態度。光承認錯誤顯然是不夠的,這里就需要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法,這樣不僅僅向上司坦誠的認錯,同時也展示了你處理問題、修正錯誤的能力。
在英國,有一位名叫吉米的電視廚師,在1998年BBC剛露面時,他依然還是一位很可愛帥氣的大男孩,正是由于他把燒菜變成了一種生活藝術,而且在燒菜的時候又表現得很酷,以至于有媒體說整個英國都為他瘋狂了。他不僅成了能讓年輕人放棄垃圾食品的楷模,而且他出的書,還成了人們過生日和圣誕節的最好禮物。1999年,首相布萊爾宴請意大利總理的時候,還特地請他到唐寧街去燒正宗的意大利菜。然而,就如他當年一夜之間成名一樣,他的名氣也在一夜之間變臭他竟然成了2001年度全英最讓人嫌棄的名人。原本熱愛他的媒體,全都仇恨起他來。雖然他的菜譜還受人歡迎,但是報紙再提到他時,已經是噓聲一片。吉米從天上掉到深溝里的主要原因,是他成了一家超市集團的廣告明星他居然大膽地把從媒體那里賺來的名聲當成了自己的賺錢機器,居然大膽地把他的妻子以及朋友們都拉扯到電視廣告中去,以致于讓媒體和公眾非常的反感與厭惡。
在現代的這個社會中,媒體是無冕之王,得媒體者得天下,失媒體者失天下,一旦失寵了,幾乎就沒有了翻身的機會,而且無數的失寵者,都是一旦失寵,就此消失的。但誰也沒想到,吉米竟然在一年之后卷土重來,再次成為媒體和大眾的寵兒,這一件被許多人當作天方夜譚的事情,吉米是如何做到的呢?
吉米對自己的失寵雖然頗感冤枉,但他并沒有在人們的批評指責聲中灰心喪氣,破罐子破摔。相反,一旦在他冷靜下來之后,他就開始從人們的批評指責聲中,去尋找自己重新受到人們歡迎的法寶。這個法寶他終于找到了,這就是做人必須要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必須無私地讓自己的智慧與能力發揮更大的作用。于是,他自掏135萬英鎊有些錢是用自己的房產作抵押找銀行貸來的,建立了一個餐館烹任學校。他特地從吃救濟金的人中挑選了15名年輕人來培養,真心的希望把他們培養成一流的廚師,給他們一個輝煌的前途。他決心每屆15人,就這樣一屆接一屆地培訓下去。毛澤東語錄
這些學徒向來就是逃學搗蛋、惹事生非的主兒,聽從指揮、有事業心向來就不是他們熟悉的詞匯。但餐館總算按時開業了,而且15位學徒中有12位堅持到底居然都成了地地道道的,讓人刮目相看的頂尖廚師。于是,從批評者到一般公眾,大家都為吉米的成功而心頭發熱,人們再次把最熱情的贊美和掌聲獻給了他。
杰爾瑟是五金行拓展部的經理,他準確地闡釋了自己的成功哲學:誰能允許犯錯,誰就能獲取更多;沒有勇氣犯錯,就不會有創造性。嘗試錯誤,才是進步的前提條件。
在人的一生中,碰釘子是在所難免的,碰一回釘子,長一分見識,增一分閱歷。做的事越多,碰的釘子越多。沒有碰過釘子的人,必是沒有做過事的人。但是,聰明人能因別人碰釘子而增見識長閱歷。雖然糊涂的人碰釘子,但還不知是釘子,必會左碰右碰,碰得體無完膚,才明白釘子的厲害。如果什么都不做,那么就不會有失誤,問題的關鍵在于怎樣對待錯誤。理想的規則是:承認請求原諒重新整理進行分析。但最重要的就是要分析當年所造成錯誤的原因。這樣才能找出失誤的原因,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避免犯相同的錯誤。
所以,在錯誤中也是一種成長;钪敲利惖,工作是美麗的,同樣,犯錯誤也是美麗的。只有經過疲備和痛苦,才能領略另類生活的風采和快樂!勇于犯錯,但要在犯錯中學會成長,如果你把錯誤拒之門外,你就難登成功之堂。一點沒有錯的人是沒有的,只有勇于犯錯,在錯誤中汲取教訓,才是一個敢于創新的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rensheng/977150.html
相關閱讀:裝糊涂是門藝術
死撐出來的面子,最后往往反而讓你沒面子
改善人際關系的四大原則
培養人脈的106個技巧,有心人一定要珍藏!
你在我背后開一槍,我依然相信是槍走了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