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末央,一場煙花剎那芳華,一些文字,帶著決絕凄艷的表情,記載著最后一絲光華喧囂的落幕。不如歸去,不如睡去,文字的溫暖,無法抵達夜的邊緣。不如在夢里,繼承上揚一場飛揚”。
黑的夜,已經被我滾燙的憂傷燒成了白灰,心被這樣的白灰清洗過,再被所謂的陽光曬干,便凈了,透了……
——題記
“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她站在這里,你遙望那里,細水長流的是曾經的過往,萬山紅遍的是曾經的桑田桑田。誰在遙遠天涯,將紅塵萬里、浮云看遍,心懷一份淡然和適從之心,靜坐菩提樹下,系著一縷無關風月無關情的小小嘆息。
站在深谷之巔,湄水之岸,善感的心靈,污濁的期盼,何時可能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呢?時常在暗夜里發明,本來寫文字的心都是如斯的寂寞,只能用文字任思路狂歡,或開心大笑,或哀傷落淚。
一每天,一月月,一季季,一年年,就這么在逝去的時間中,在闊別事實的人群中,拾取零碎的溫暖。每顆心,定要閱歷幾多的風吹日曬,多少多的海枯石爛,放能清楚多少的山高水長,皆不外是一次又一次命中注定的花開,開了又謝,謝了再開,而盛開的,最終不如最初的那一朵純凈美好。
上天給了每個人亮堂的眼睛,外加一顆原來美好的心靈,也給了命中注定的親情,擦肩而過的友誼,萍水相逢的,給了既定的緣分和相遇的時光。只是,晶瑩的眼睛最終看到的是滿目標凄涼,美好的心靈最終感觸的是世事的薄涼。世間的諸多事情,都是丟盔棄甲兩難全的惆悵和落寞。遇見是緣分的開端,走散,是緣分的終結,也是為下一個擦肩和邂逅埋下的伏筆。聚與散,都是既定的宿命。
夜,老是無止境的將黑色蔓延,等到把黑色的天空燒成了白灰,那些肆意蔓延的憂傷,漫過無盡頭的幻覺,會倒影出一個清潔漂亮的影子嗎?腦海中始終記不清夢幻里的鏡花水月、亭臺樓閣,憶不起夢里的此岸煙花,只能在這繁榮人間做著言不禁衷的你,口是心非的我。口口聲聲說著釋然,說著簡略,說著心若止水,時不斷還會敷衍著各種場所,露出似乎很開心的笑,那么,這些是不是就是咱們追尋的呢?
如果,不如果,可是,我仍是想說,如果未曾相遇,每個童話的終局,是不是還像命中注定的那樣,沿著最初的軌跡前進?如果,每一份遇見都只如初見,那些俏麗的面容,那些漠然的笑顏,會不會不是那些解脫不了的幽怨眼神和哀傷嘆氣?如果,流年不會似水,那么,在有限的歲月里,是不是能夠給每個人一次率性和執拗的機遇,來取舍自己的相濡以沫?
那些煙花般殘暴的美妙,在腦海中永遠是那么唯美渺茫。不是實在的愿望所求,所以,終極演出的是起起落落的傷痛。假如玄色的天空被燒成了白灰,煙花在被燒成的白色天空里,還會有那般的燦爛壯麗嗎?
盼望,渺茫,,哀傷,都有著時光褪色后的徘徊和無助。的,總是愈演愈烈,由于真實,所以才會感到痛,如果痛到忘乎所以,那么,滿山就會開出七色的花朵。
指尖劃過發梢,淚凝固在空氣中,悄悄的坐在沙發的角落,未來的路,好迷茫,我伸出手想捉住什么,才發現黑夜已經被我滾燙的憂傷燒成了白灰,我抓不住,也看不清。
叉開五指,從指縫中尋找著光明,卻發現世間人情冷暖,走過一遭,便會傷了一世。
友人說,我的文字太憂傷,會把自己的心傷的很徹底很徹底。我說,良多事件,由不得本人去抉擇怎樣的過往跟怎么的將來,只能任由憂郁在筆下泛起漣漪。
“夜末央,一場煙花霎時芳華,一些文字,帶著決絕凄艷的表情,記載著最后一絲光華喧囂的閉幕。不如歸去,不如睡去,文字的暖和,無奈到達夜的邊沿。不如在夢里,持續上揚一場飛騰”。
黑的夜,組詞,已經被我滾燙的難過燒成了白灰,心被這樣的白灰蕩滌過,再被所謂的陽光曬干,便凈了,透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anggan/144103.html
相關閱讀:等待后的心傷
海闊天空,自在飛翔
真的深愛過你
再好的文章也寫不出悲傷者的心情
你真的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