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戰群魔
作者:董必武
為國謀團結,
奔馳大后方;
只憑三寸舌,
勝過萬條槍。
暴露言詞盡,
從容任務償;
聲明離議席,
理直氣軒昂。
作品賞析:
這首詩是董必武同志一九四三年九月間的作品。當時董必武同志奉命出席了國民黨政府在重慶召開的第三屆國民參政會第二次會議。會上國民黨反動派大肆造謠污蔑十八集團軍,反共氣焰十分囂張。董必武當場嚴厲據理駁斥,有力地打擊了投降派,爭取了中間派。發言結束時他嚴正聲明:從此再不參加這類造謠生事的會議,并隨即退出會場。
這首詩是這場政治斗爭的真實記錄,充分表現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堅定立場和斗爭膽略。
董必武同志長于五言,格調極為純熟。這首詩的第二聯抹去了用典的痕跡,而以流水對的形式出現,收到了“濃而似淡”、“質而實華”的藝術效果!罕疚霓D載自"中學數學網":http://www.』
董必武簡介:
董必武(1886?1975),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的創建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湖北黃安(今紅安)人。原名賢琮,又名用威,號璧伍。
清光緒秀才。1911年參加辛亥革命。同年加入同盟會,并在武昌軍政府任秘書官。1914年赴日本留學。同年參加中華革命黨。1917年畢業于東京私立日本大學法律專科。同年回國任律師。1920年創辦私立武漢中學。同年與陳潭秋等在武漢創建共產主義小組和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后任中共漢口地方委員會書記、湖北省委委員。1924年國共合作后,負責籌建國民黨湖北省黨部。1926年出席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候補中央執行委員。后任國民黨湖北省黨部常委、湖北省政府常委兼農工廳廳長。創辦《楚光日報》、漢口《民國日報》。
1928年赴蘇聯學習。1932年回國后到中央蘇區,任馬克思共產主義學校副校長、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最高法院院長。1934年參加長征。到陜北后,任中共中央黨校校長、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西北辦事處代主席。
抗日戰爭爆發后,任中共中央長江局委員兼民運部部長,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恢復和發展湖北省的黨組織。領導創辦七里坪、湯池訓練班,為鄂中抗日根據地和抗日武裝的建立培養了骨干力量。1938年被選為中共第六屆中央委員。后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常委,協助周恩來領導華南及西南各省黨的工作。1943年后主持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工作。同年7月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及駐會委員。1945年4月代表解放區人民參加中國代表團出席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聯合國制憲大會,并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同年,在中共七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12月任中共中央南方局書記。1946年在重慶參加政治協商會議,參與領導重慶、南京中共代表團的工作。1947年3月率中共代表團最后一批人員從南京撤返延安。后任中共中央工作委員會常委、華北財經辦事處主任、華北人民政府主席。
建國后,任政務院副總理兼政法委員會主任。1954年當選為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同年當選為第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1956年在中共八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監察委員會書記。1959年、1965年連續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曾組織并參與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等法律、法規的制定。先后提出:沒有法制就不能成為一個現代國家;無產階級領導人民奪取政權后,必須逐步建立完備的法制;國家所有機關必須依法辦事,一要有法可依,二要有法必依;要培養人民的法律意識,使人民信法,懂法,守法,黨員和國家干部首先要模范地守法等法制思想和法學理論,對新中國的政權建設和法制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1969年在中共九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1972年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代理主席。1973在中共十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1975年1月當選為第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同年4月2日在北京病逝。
主要著作收入《董必武選集》,《董必武政治法律文集》、《董必武詩選》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ci/1042164.html
相關閱讀:韓愈與劉方平《春雪》閱讀答案賞析
春中田園作 閱讀答案附賞析
劉因《觀梅有感》閱讀答案及賞析
曹操《龜雖壽》閱讀答案及賞析-詩詞閱讀
《南鄉子?洪邁被拘留》閱讀答案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