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宋詞賞析 向子湮 阮郎歸?紹興乙卯大雪行鄱陽道中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詩詞閱讀及答案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阮郎歸

紹興乙卯大雪行鄱陽道中

向子湮

江南江北雪漫漫。遙知易水寒。同云深處望三關。斷腸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難。頻聞遣使問平安。幾時鸞輅還。

副標題指出本詞寫于“紹興乙卯”,即高宗紹興五年(1135),這時由于名將岳飛,韓世忠等屢次擊敗金及偽齊的軍隊,南宋的軍事形勢顯得十分有利,具備進取中原的力量,但由于高宗等人的畏敵主和,只圖茍安而不思進取,作者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寫下此詞。

首兩句寫作者風塵仆仆于鄱陽(今江西波陽縣)道上,正值大江南北風雪迷漫,想起靖康二年(1127)徽欽二宗被俘北去,至今已近十年!耙姿,源出河北易縣附近,是戰國時燕國南面的疆界!稇饑摺ぱ嗖摺份d有燕太子送荊軻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是“易水寒”的出處,意味著生離死別和誓殺強敵。女詞人李清照在高宗建炎二、三年間曾有詩譏刺茍安求和之輩,“南來尚怯吳江冷,北狩應悲易水寒!边@里的“易水寒”與本詞一樣,都是指中原的淪喪和帝王被俘不回的恥辱。

“同云”兩句,從“遙知”生發而來。“同云”亦作“彤云”,指下雪前密布天空的陰云!叭P”,泛指中原關塞。極目北望,只見山外有山,連綿不斷,自己所熟悉的花都汴京和中原父老,已經是不可能見到了。思念及此,怎不令人心碎欲絕。

下片承上而來!疤炜衫稀比涫峭葱膰鴲u未雪!疤炜衫稀,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有“天若有情天亦老”之句,漢樂府《上邪》則云:“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边@里化用其意,指出天本不會老,海也不可能翻,但即使天會老,海能翻,要消除北宋覆亡的靖康之恥卻是難上加難,幾乎比天老、海翻還要困難。

“頻聞”兩句表達了作者切盼和懷疑的心情。經常聽說朝廷派遣使臣去金國向二帝問候,如高宗建炎三年五月,以洪皓為大金通問使。紹興二年遣潘致堯等為金國軍前通問使,附茶、藥、金幣進二帝(指徽、欽二宗),紹興四年遣章誼等為金國通問使;但究意何時兩帝才能返回南宋呢?鸞,本為車上的鸞鈴;輅,是車上的橫木,此處以鸞輅代表帝王的車駕。

作者在這結束的兩句中針對主和派打著“迎還二圣,恢復中原”的旗號,實際上卻在順應著高宗不可告人的內心活動,即是并不打算部署軍事力量,揮師北上,只求屈膝茍安,稱帝于江左。這是因為如果南宋出師節節獲勝,金國就會送還二帝,而他就得讓位于欽宗。高宗既無北上恢復中原之意,二帝也不可能南歸,亡國之恨也就難以消除。作者不能明說,只是以“頻聞”、“幾時”進行暗示,使讀者領會其弦外之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ci/1094726.html

相關閱讀:韓愈與劉方平《春雪》閱讀答案賞析
《南鄉子?洪邁被拘留》閱讀答案及賞析
曹操《龜雖壽》閱讀答案及賞析-詩詞閱讀
春中田園作 閱讀答案附賞析
劉因《觀梅有感》閱讀答案及賞析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