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落梅 閱讀附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詩詞閱讀及答案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落梅

劉克莊

一片能教一斷腸,可堪平砌更堆墻。

飄如遷客來過嶺,墜似騷人去赴湘。

亂點莓苔多莫數,偶粘衣袖久猶香。

東風謬掌花權柄,卻忌孤高不主張。

(1)這首詩是如何緊扣落字來寫梅花的?請以頷聯和頸聯為例作簡要分析。(3分)

(2)史料中記載詩人因此詩而坐罪,詩人也說過卻被梅花累十年,你能從詩中讀出個中原因嗎?請作簡要說明。

(3)這首詠梅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現手法?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懷?(3分)

參考答案:

(1)用動詞飄、墜點粘等逼真地寫出了梅花飄然而落的動態;用飄落的數量之多(多莫數)和飄零之慘(遷客過嶺 騷人赴湘亂點莓苔)來寫落梅飄零的遭遇之慘。

(2)尾聯借對主宰梅花命運的東風的譴責,把矛頭指向現實中嫉賢妒能、打擊人才的當權者。這當然會引起當權者的不滿。

(3)托物言志,寫梅又似寫人。傳達出落梅的悲慘境遇,表達了對梅花高潔品格的贊美,寄寓了詩人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和對疾賢妒能、壓制人才的社會現實的不滿。

閱讀練習二

8.本詩頸聯與陸游的《卜算子詠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有異曲同工之妙,請結合頸聯、頷聯,對同工之處作簡要分析

9.《落梅》一詩,因其言近旨遠而成為宋代屈指可數的詠梅佳作。請結合尾聯分析詩中包含的諷喻之意。(6分)

參考答案:

8.(1)兩句詩表面上都寫了梅花的不幸遭遇和寂寞凄涼:零落成泥亂點莓苔。(2)贊美梅花雖遭不幸但香氣經久不滅:香如故久猶香。(3)實際上都是托物言志,都贊美了梅花高潔的品格,更是贊頌了那些雖遭遷謫放逐、仕途坎坷但仍堅守志節的人。(寫對一個點,2分;兩個點,4分;三點,5分)

9.尾聯看似指責東風胡亂使用對百花生殺予奪的權力,嫉恨梅花孤高,實際上是用比喻手法(2分),把東風比作歷史上和現實中的執掌權柄者,把矛頭指向歷史和現實中的一切嫉賢妒能、打擊人才的當權者,寄托自己仕途不遇的強烈的感慨和不滿。(4分)

【解析】

8.【試題分析】本題是考查比較閱讀,題干中已經給出了比較的點,應屬于煉句。這兩首詩歌都屬于詠物詩(詞),故手法上都使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都是借梅花來贊頌高潔守志之人。亂點莓苔多莫數,偶粘衣袖久猶香, 落梅雖零落成泥,但香氣經久不滅。詩人在此表面是贊美梅花,實際上是對那些遭遷謫放逐但是仍堅守志節的遷客、騷人的贊頌,用筆委婉,言近旨遠。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前句承上闋的寂寞無主、黃梅花昏日落、風雨交侵等凄慘境遇。這句七個字四次頓挫:零落,不堪雨驟風狂的摧殘,梅花紛紛凋落了,這是一層。落花委地,與泥水混雜,不辨何者是花,何者是泥了,這是第二層。從碾字,顯示出摧殘者的無情,被摧殘者承受的壓力之大,這是第三層。結果呢,梅花被摧殘、被踐踏而化作灰塵了。這是第四層?,梅花的命運有多么悲慘,簡直令人不忍卒讀。但作者的目的決不是單為寫梅花的悲慘遭遇,引起人們的同情;從寫作手法說,仍是鋪墊,是蓄勢,是為了把下句的詞意推上最高峰。雖說梅花凋落了,被踐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塵灰了,請看,只有香如故,它那別有韻的香味,卻永遠如故,一絲一毫也改變不了。這兩句把前面梅花的不幸處境,風雨侵凌,凋殘零落,成泥作塵的凄涼、衰颯、悲戚,一股腦兒拋到九霄云外去了。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作者從民族國家的利益出發,做出生命的表白。悲憂中透出一種堅貞的自信。詞人借梅言志,曲折地寫出險惡仕途中堅持高沽志行。不媚俗.不屈邪.清真絕俗,忠貞不渝的情懷與抱負。

9.【試題分析】題干問的是請結合尾聯分析詩中包含的諷喻之意,這是考查詩歌中的情感。本詩前三聯重在寫景,景中寓情。尾聯在此基礎上展開議論,是全篇的點睛之筆。東風謬掌花權柄,卻忌孤高不主張,這兩句看似指東風胡亂使用對百花生殺予奪的權力,即不憐香惜玉。實際上,東風者,指控的是執掌權柄者,詩人用暗諷的筆觸巧妙而又曲折地把矛頭指向歷史和現實中的一切嫉賢妒能、打擊人才的當權者。這首詠梅詩不同于一般的詠物詩,有著深刻的寓意,寄托著詩人濃烈的悲憤之情。

鑒賞

象征權貴的東風,由于東風既能催動萬物的生長,也能使百花零落,使它在許多詩詞作品中帶有一定的象征意義,它成為能左右事態發展的外在力量與條件的象征。賀鑄有首詠蓮的詞《踏莎行》: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桃杏一類的花,競相在春天開放,而荷花卻獨在夏日盛開,不肯嫁春風,正顯示出它那不愿趨時附俗的幽潔貞靜個性,蓮花的高潔,正是詩人不肯阿諛權貴的寫照。最后蓮之無端卻被秋風誤,與賀之不為世所容,郁郁終生也是吻合的。曾鞏的《詠柳》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詩題為詠柳,實際上托物寓意,意即柳樹雜亂的枝條剛剛抽出,還沒有改變初生時的淺黃色,因為能夠倚恃東風便狂舞起來,只知用自己的飛絮遮蔽日月,卻不知天地間還有清霜存在。詩人用擬人手法,以諷刺的口吻詛咒倚得東風勢便狂的楊柳最終必將受到清霜的懲罰。這里的東風也是權貴的象征。劉克莊《落梅》:一片能教一斷腸,可堪平砌更堆墻。飄如遷客來過嶺,墜似騷人去赴湘。亂點莓苔多莫數,偶粘衣袖久猶香。東風謬掌花權柄,卻忌孤高不主張。這道《落梅》寫于詩人任建陽(今屬福建)令時,當時南宋小朝廷偏安東南一隅,已處于風雨飄搖之中,而統治階級的上層人物卻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目睹此情此景,愛國憂民的詩人真是萬分痛心。作者雖有一腔報國熱情,卻得不到統治者的重用,倍受排擠、迫害,于是詩人便將內心的悲憤和不滿借落梅這一意象曲折地表達出來。上三聯重在寫景,景中寓情。尾聯在此基礎上展開議論,是全篇的點睛之筆。東風謬掌花權柄,卻忌孤高不主張。這兩句看似指東風胡亂使用對百花生殺予奪的權力,即不憐香惜玉。實際上,東風者,指控的是執掌權柄者,詩人用暗諷的筆觸巧妙而又曲折地把矛頭指向歷史和現實中的一切嫉賢妒能、打擊人才的當權者。

【詩詞賞析二】首聯的一片能教一斷腸,可堪平砌更堆墻,描繪了一幅凄涼衰敗的落梅景象,奠定了全詩凄愴憂憤的基調。每一片落梅都使詩人觸目愁腸,更何況那如雪花般飄落下來的鋪滿臺階又堆上了墻頭的落梅呢?面對如此凄涼的景象,自然引起詩人對社會、人生的思考。

頷聯進一步刻畫落梅:飄如遷客來過嶺,墜似騷人去赴湘。這兩句對仗工整,化用典故,寓意深刻。兩句詩不僅生動描繪了落梅凋謝飄零、隨風四散的凄慘景象,而且高度概括了歷史上無數遷客、騷人的坎坷一生。飄如遷客來過嶺中的過嶺,越過五嶺,指到達今廣東一帶,暗喻韓愈被貶謫潮州的故事。

墜似騷人去赴湘中的湘,指湘江流域,今湖南一帶,暗用屈原失寵被逐,投汨羅江而死的故事。然而,這里的遷客、騷人不僅指屈原、韓愈,而且泛指歷史上一切仕途坎坷的有志之士。詩人一筆雙寫,不僅用遷客、騷人的遷謫放逐來比喻落梅,且用梅花的高潔品格來贊美遷客、騷人。

頸聯寫落梅的最后結局:亂點莓苔多莫數,偶粘衣袖久猶香。這兩句與陸游的《卜算子詠梅》中的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有異曲同工之妙。落梅雖零落成泥,但香氣經久不滅。詩人在此表面是贊美梅花,實際上是對那些遭遷謫放逐但是仍堅守志節的遷客、騷人的贊頌,用筆委婉,言近旨遠。

上三聯重在寫景,景中寓情。尾聯在此基礎上展開議論,是全篇的點睛之筆。東風謬掌花權柄,卻忌孤高不主張。這兩句看似指東風胡亂使用對百花生殺予奪的權力,即不憐香惜玉。實際上,東風者,指控的是執掌權柄者,詩人用暗諷的筆觸巧妙而又曲折地把矛頭指向歷史和現實中的一切嫉賢妒能、打擊人才的當權者。

這首詠梅詩不同于一般的詠物詩,有著深刻的寓意,寄托著詩人濃烈的悲憤之情。簡直可視為一篇濃縮了的《離騷》。 嗚呼!若非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劉克莊詠梅詩詞之豐無人可及。不啻于斯,他的一生針對南宋國脈微如縷的現狀,寫下了大量抒發感慨的不同題材的詩篇,愛國之心似放翁,高潔之志似稼軒,其身其品一如梅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ci/1065476.html

相關閱讀:劉因《觀梅有感》閱讀答案及賞析
《南鄉子?洪邁被拘留》閱讀答案及賞析
韓愈與劉方平《春雪》閱讀答案賞析
曹操《龜雖壽》閱讀答案及賞析-詩詞閱讀
春中田園作 閱讀答案附賞析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