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閱讀及答案:古風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風飄大荒寒。
榮華東流水,萬事皆波瀾。白日掩徂暉①,浮云無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棲鴛鸞③。且復歸去來,劍歌《行路難》。
注:①徂輝:落日余暉。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鴛鸞:傳說中與鳳凰同類,非梧桐不止,非練食不食,非醴泉不飲。
①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前四句,寫詩人等高望遠,看到天高地闊、霜染萬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詩昂揚奮發的基調.
B.詩中“榮華東流水”與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古來萬事東流水”表達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寫白日將盡、浮云變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的表達了詩人對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應棲息于梧桐的鴛鸞竟巢于惡樹之中,而燕雀卻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②結合全詩,簡述結尾句“劍歌行路難”所表達的細想感情。(4分)
這是李白詩“登高望四海①”(《古風》其三十九)。
這首詩與《行路難》是同時期的作品。詩中借景寓情,抨擊統治者的昏庸腐敗。“梧桐巢燕雀,枳棘棲鴛鸞”,就是對權貴當道、才能之士被壓抑的混亂現象的揭露。
①、四海,指天下。
②、漫漫,廣闊無邊。
③、被,覆蓋。大荒,廣闊的原野。兩句意為:秋霜覆蓋,萬物凋零;北風飄拂,原野荒寒。
④、兩句意為:榮華富貴象東流水一樣,轉瞬消逝;人間萬事如波浪起伏,變化多端。
⑤、徂(c)暉,夕陽的余輝。
⑥、幟棘,有刺的灌木。鴛,通“?”。相傳?雛非梧桐不棲。兩句意為:梧桐本是鴛鸞棲息的樹木,現在卻被燕雀在上面作窠;幟棘本是燕雀集聚的地方,現在反成了鴛鸞棲身之處。
⑦、歸去來,回去吧。東晉詩人陶明淵明不愿逢迎權貴,棄官還鄉,曾作《歸去來辭》!缎新冯y》,樂府“雜曲歌辭”調名。兩句意為:還是回家去吧,彈劍高歌《行路難》。
參考答案:
(1)(3分) A
(2)(4分)要點:
對榮華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
對黑白顛倒、小人得志的社會現實的不滿;
對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自身遭際的激憤。
上述詩歌閱讀及答案,是一篇很好的習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ci/1097926.html
相關閱讀:韓愈與劉方平《春雪》閱讀答案賞析
劉因《觀梅有感》閱讀答案及賞析
《南鄉子?洪邁被拘留》閱讀答案及賞析
曹操《龜雖壽》閱讀答案及賞析-詩詞閱讀
春中田園作 閱讀答案附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