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扁舟去作江南客
彭浪磯
朱敦儒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萬里煙塵,回首中原淚滿巾。 碧山相映汀洲冷,楓葉蘆根。日落波平,愁損辭鄉去國人。
這是一首寓家國之痛于自然景物之中的山水詞。
靖康亂起,驚破清歌,以“山水郎”自居的詞人朱敦儒,名士風流的生活也告結束。他跋山涉水,輾轉流徙,避亂南國。一路上但見烽煙彌漫,百姓流離失所。殘酷的現實,激起了他的愛國熱情,寫下了許多詞篇,描繪出祖國山水風景之美,寄托著無限的國破家亡之痛。周必大《二老堂詩話》說:“靖康離亂,避地自江西走二廣!贝亟鄙希诼猛局,他用淚水寫下了這首語言明白如畫,卻寓意極深的小詞。
上片抒情!氨庵廴プ鹘峡停醚愎略!痹~人以旅雁孤云自比,雖在戰亂中來到江南作客,但仍無時忘懷那“萬里煙塵”的中原,不禁淚灑“滿巾”。
下片寫景,描寫江南山水。眼前波平如鏡,孤山猶如美人的發髻,倒映水中,又象美人臨鏡梳妝。蘇軾曾有《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詩:“山蒼蒼,水茫茫,大孤小孤水中央……峨峨兩煙鬟,曉鏡開新妝。舟中賈客莫漫狂,小姑(孤)前年嫁彭郎(浪)!泵鎸Ξ嫾液驮娙朔Q賞的如畫的佳景,詞人觸景生情:“愁損辭鄉去國人。”作者寄情于山水美景的懷國之心,躍然紙上!
朱敦儒在靖康之難以后,輾轉道途,不僅在“月涌大江流”的長江之上,領略了秀麗的江南美景;而且在鷓鴣聲聲的榕蔭下,欣賞過濃郁的嶺南風光……眼前的佳景,往往使他聯想到鐵蹄下的中原河山,苦難中的父老百姓,不禁滴下憂時之淚,發出了與愛國志士相同的感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ci/1105557.html
相關閱讀:春中田園作 閱讀答案附賞析
曹操《龜雖壽》閱讀答案及賞析-詩詞閱讀
韓愈與劉方平《春雪》閱讀答案賞析
劉因《觀梅有感》閱讀答案及賞析
《南鄉子?洪邁被拘留》閱讀答案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