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評價思想感情,就是理解詩歌所表現的生活內容,把握其感情基調,分析其社會意義,評判其深層內涵;對詩歌中流露出的復雜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進行客觀具體的分析評價。
作者的觀點態度,指詩人通過詩歌,形象地告訴讀者詩人自己的人生感悟(如蘇軾《題西林壁》寓含的哲理)或生活理念(如劉禹錫《秋詞》表達的志向)等,不僅僅指詩歌通過藝術意境傳達給讀者的情感狀態。這是它與詩歌的內容和思想情感的分野。
“評價”是指在把握文中觀點和作者態度的基礎上,對作者的觀點態度做出自己的評價。如詩中的觀點是否正確,認識是否全面,論述是否透徹,感情是否健康,對讀者是否是有益的啟示,在今天有什么現實意義,等等。有時還需要對別人的評價進行分析比較,做出正確的判斷。
[典例剖析]
1.(•課標全國卷Ⅰ)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的題目。
阮郎歸
無名氏①
春風吹雨繞殘枝,落花無可飛。小池寒淥欲生漪,雨晴還日西。 簾半卷,燕雙歸。諱愁②無奈眉。翻身整頓著殘棋,沉吟應劫③遲。
【注】、僮髡咭蛔髑赜^。②諱愁:隱瞞內心的痛苦。③劫:圍棋術語。
末尾兩句表現了詞中人物什么樣的情緒?是如何表現的?請簡要闡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考查評價詩歌思想情感和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題目定位于下闋詞的最后兩句。結合全詞的情感,抓住“翻身整頓”“沉吟”等動作細節表現的詞中人物的情緒。答題步驟:首先點明“紛亂愁緒”,然后點明具體動作表現并作簡要闡述。
【答案】 末尾兩句表現了詞中人物思緒紛亂、無法排遣的愁情,是通過人物自身的動作來表現的;厣碚須埰宀⑾肜m下,借以轉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猶豫不決,落子遲緩。
2.(•江西高考)閱讀下面一首宋詩,按要求回答問題。
被酒獨行,遍至子云、威、徽、
先覺四黎之舍三首①(其二)
蘇 軾
總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蔥葉送迎翁②。
莫作天涯萬里意,溪邊自有舞雩風。
【注】、俦痪疲簞偤冗^酒,帶著醉意。四黎:子云、威、徽、先覺四人都是海南黎族人,姓黎,故稱“四黎”。②翁:蘇軾自稱。
請結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詩內容,分析這首詩表現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態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考查評價作者的觀點態度。蘇軾雖一生屢遭磨難坎坷,但因其思想受佛道思想影響頗深,所以總能以樂觀曠達的胸懷來應對人生世事。另外,從詩歌前兩句可看出黎族百姓對詩人的熱情,從而引發詩人“莫作天涯萬里意”的感慨,“莫作”二字寫出詩人雖遠在天涯(海南)卻不必有傷懷之感;接著運用《論語》中曾皙言志的典故,借曾皙的志向說出自己現時的逍遙自在、隨遇而安的感受。
【答案】 詩人被流放到萬里之遙的天涯(海南),處境艱難,但由于受到佛道思想的影響和黎族百姓的熱情歡迎,因此表現出曾點曾經具有的那種逍遙自在、隨遇而安的人生態度;颍涸娙吮涣鞣诺饺f里之遙的天涯(海南),處境艱難,但由于受到儒家思想影響和黎族百姓的熱情歡迎,因此仍然向往曾點描述的禮樂之治,表現出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方法歸納]
評價作者思想情感的答題要領
1.借助背景動機,把握詩人內在情感
詩言志,詞緣情,情感是詩歌創作的基礎。鑒賞詩歌時,一定要關注寫作背景的介紹,從而懂得詩人要表達什么樣的感情。
如鑒賞李煜的詞,就要了解李煜的創作以降宋為界分為前后兩個階段:
降宋前 南唐政治穩定,經濟、文化基礎較好,李煜過著紙醉金迷、輕歌曼舞的生活 作品多描寫帝王的享樂生活,表現高雅文化與富足生活給他帶來的快樂。作品香艷柔媚。
降宋后 李煜過著“此中日夕,只以眼淚洗面”的屈辱生活 作品以抒寫故園之思、亡國之痛為主。作品感情真摯沉痛、凄愴動人。
2.品味語言意象,領會景物蘊含情感
詩歌借助語言描摹塑造形象,而詩歌創作講求含蓄、凝練,作者常常借助外物來抒情言志。
作品中所寫之“景”、所詠之“物”,即為客觀之“象”;借景所抒之“情”、詠物所言之“志”,即為主觀之“意”;“象”與“意”的完美結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現實生活的寫照,又是詩人審美創造的結晶和情感意念的載體。從詩歌的意象入手,往往能夠迅速地把握主題。
3.剖析結構畫面,把握作者感情變化
梳理詩歌結構,剖析詩歌畫面,進而把握詩歌作者的感情變化。如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上闋寫懷念古代英雄孫權和劉裕,這是切合題目的,下闋卻寫到“北伐失敗”“揚州烽火”“神鴉社鼓”“廉頗尚能飯否”等四件互不關聯的事,抒發的是雖有雄才大略卻不被重用的慨嘆。
4.抓住注解內容,提取詩歌暗示信息
注釋有時很短,卻是命題者給考生的暗示:
分類 所暗示內容
介紹寫作背景 暗示詩人的創作動機及本詩的思想內容
介紹相關詩句 暗示本詩的用典或意境
介紹作者 暗示本詩的寫作風格,從中揣摩出本詩的感情基調
介紹別人評價 暗示本詩的藝術特色或本詩的思想內容
步驟
第一步 分析內容 根據詩句描述內容,分析所涉及的詩句具體寫了什么。
第二步 揭示情感 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寫了……抒發了……”。
第三步 挖掘內涵 體會詩歌言外之意、意外之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ci/1229716.html
相關閱讀:《隋書?皇甫績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葉夢得《臨江仙?送章長卿還姑蘇兼寄程致道》閱讀答案
張說《送梁六?自洞庭山作》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
吳漢何嘗殺妻閱讀答案
《清史稿?湯斌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