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回答問題。
浣溪沙?詠橘
蘇軾
菊暗荷枯一夜霜①。新苞綠葉②照林光。竹籬茅舍出青黃③。
香霧④?人驚半破,清泉流齒怯初嘗。吳姬⑤三日手猶香。
【注】①一夜霜:橘經霜之后,顏色開始變黃而味道也更美。白居易《揀貢橘書情》:“瓊漿氣味得霜成!雹凇靶掳G葉”句:沈約《園橘》詩:“綠葉迎霜滋,朱苞待霜潤!毙掳褐感麻,橘經霜變黃,又有外皮包裹,如新生的黃色花苞。③青黃:指橘子,橘子成熟時,果皮由青色逐漸變成金黃色。屈原《橘頌》“青黃雜糅,文章爛兮”。④“香霧”二句:蘇軾《食柑詩》“露葉霜枝剪寒碧,金盤玉指破芳辛。清泉蔌蔌先流齒,香霧霏霏欲?人!彼?韓彥直《橘錄》卷上《真柑》:“真柑在品類中最貴可珍……始霜之旦,園丁采以獻,風味照座,擘之則香霧?人!?(xùn):噴。清泉:喻橘汁。⑤吳姬:吳地美女。
1.“香霧?人驚半破,清泉流齒怯初嘗”兩句中哪兩個字最生動傳神?請結合詩句加以點評。(5分)
2.這首詞是如何從正面、側面兩個角度塑造橘的形象的?請結合全詩分析。(5分)
參考答案
1.“驚”:吃驚、驚訝。(1分)“怯”:膽怯、害怕。(1分)擘開橘皮,芳香的油腺如霧般噴濺,初嘗新橘,汁水齒舌間如泉般流淌。驚于橘皮迸裂時香霧濺人(1分),怯于橘汁的涼冷和酸味(1分)。生動形象地描寫了初嘗新橘時的感受,表達喜愛之情(1分)。
2.正面:“新苞綠葉”“青黃”“香霧”“清泉”,(1分)寫出了橘黃葉綠、橘香彌漫、橘汁酸涼。(1分)
側面:(1)反襯。以“菊暗荷枯”反襯“橘黃葉綠、香霧濺人、橘汁酸涼”,突出強調橘的生機與味美。(2分)(2)烘托。竹籬茅舍,掩映于青黃相間的橘林之中,可見橘樹生長之盛,人家環境之美,一好景,正當此時。(2分)(3)側面描寫!皡羌帐知q香”,著意夸張,盡得吳橘之味矣。(2分)(側面答出兩點即可,其中手法和解說各1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ci/548328.html
相關閱讀:《隋書?皇甫績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清史稿?湯斌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張說《送梁六?自洞庭山作》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
吳漢何嘗殺妻閱讀答案
葉夢得《臨江仙?送章長卿還姑蘇兼寄程致道》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