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寺遇雨
拂波云色重,灑葉雨聲繁。水鷺雙飛起,風荷一向翻。
空蒙連北岸,蕭颯入東軒;驍M湖中宿,留船在寺門。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14.下列對兩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5分)
A.白詩首聯的“拂波”一詞把烏云低壓水面的情景寫得極富動感,為后面寫雨做鋪墊。
B.白詩頸聯從空間著筆,“北岸”“東軒”風雨飄飛一片迷茫,交代了擬宿的原因。
C.蘇詩第一句寫烏云翻涌如墨汁潑灑,卻遮不住山,借烏云的氣勢來凸顯山的雄姿。
D.蘇詩三、四句寫風吹云散雨過,西湖水碧如鏡,表現了天氣轉變之快,境界大開。
E.蘇詩寫雨意不在雨,全為了一個“醉”字。人因酒而醉,詩因醉而作,別具風味。
15.兩首詩所寫雨各有什么特點?“風荷一向翻”和“白雨跳珠亂入船”向來被人稱道,請賞析其精妙之處。(6分)答案:
(二)古代詩歌閱讀(11 分)
14、CE(C、用烏云翻涌的氣勢渲染暴雨即將來臨的氣氛。E、醉于酒,更醉于雨景之美,進而激情澎湃,才賦成即景佳作。才思敏捷的詩人用詩句捕捉到西子湖這一番別具風味的“即興表演”,繪成一幅“西湖驟雨圖”。)(答對 C 項得 2 分,E 項 3 分,兩項全對得 5 分)
15、答案要點:
白詩所寫雨:細密(1 分)。蘇詩所寫雨:急驟。(1 分)
“風荷一向翻”生動準確地寫出了風吹雨荷,荷葉朝同一方向翻去的情景,“翻”字寫出了荷葉在風雨中的特別的動態和美感。(與“一一風荷舉”有異曲同工之妙。)(2 分)
“白雨跳珠”運用比喻的手法,把飛濺的雨點比作“跳珠”,“跳”和“亂”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雨的大和急。“白雨”與前面的“黑云”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寫出了湖光山色的襯托下雨顯得白而透明, 給人強烈的視覺感受。(2 分)(注:賞析要點面結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ci/1264587.html
相關閱讀:張說《送梁六?自洞庭山作》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
《清史稿?湯斌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吳漢何嘗殺妻閱讀答案
葉夢得《臨江仙?送章長卿還姑蘇兼寄程致道》閱讀答案
《隋書?皇甫績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