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回答問題。
水調歌頭·盟鷗
辛棄疾
帶湖吾甚愛,千丈翠奩開。先生杖屨無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鷗鷺,今日既盟之后,來往莫相猜。白鶴在何處?嘗試與偕來。
破青萍,排翠藻,立蒼苔。窺魚笑汝癡計,不解舉吾杯。廢沼荒丘疇昔,明月清風此夜,人世幾歡哀?東岸綠陰少,楊柳更須栽。
【注】此詞寫于宋孝宗淳熙九(1182),作者被投降派彈劾落職閑居帶湖之初。
1.下列選項中,對本詩理解有誤的一項是()(2分)
A.詞人愛湖之“甚”,故對鷗鷺產生結盟之愿,運用比擬的手法,希望結盟之后常來常往,不要互相猜疑。
B.詞人與鷗鷺結盟,但是鷗鷺立于水邊蒼苔上,時而撥動浮萍,時而排開水藻,對詞人的美意不理不睬。
C.“廢沼荒丘疇昔,明月清風此夜”兩句,運用今昔對比的手法,表達詞人悟出社會滄桑和個人沉浮的哲理,內心生出曠達開朗。
D.詞人“甚愛”帶湖,詞中充溢著優游之趣、閑適之情,表現出了帶湖生活的快樂自得,全詞一掃被彈劾落職的落寞與孤憤。
2.本詞在抒情方面有什么特點?請你結合作品內容加以賞析。(5分)
參考答案
1.D(“全詞一掃被彈劾落職的落寞與孤憤”的表述錯誤。雖有帶湖美景,但縱是盟鷗,也不解已意,作者心緒可知了?梢,這首詞表面是寫優游之趣,閑適之情;分明是抒被迫隱居、不能用世的落寞之嘆,孤憤之慨。清代劉熙載《藝概。詞曲概》云:“詞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細玩稼軒此作,確有“不言言之”之妙。)
2.(1)直抒胸臆。詞人以“甚愛”二字,表達了對帶湖生活的熱愛。(1分)
。2)借景抒情。通過帶湖、鷗鷺、白鶴、明月、清風等意象,表現了此間生活的清靜自在,委婉表達了喜愛之情。(2分)
。3)移情于物,委婉含蓄。通過鷗鷺“不解舉吾杯”,表達自己落職閑居、壯志難酬的孤獨、苦悶和悲憤。(2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ci/374042.html
相關閱讀:《隋書?皇甫績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清史稿?湯斌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張說《送梁六?自洞庭山作》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
吳漢何嘗殺妻閱讀答案
葉夢得《臨江仙?送章長卿還姑蘇兼寄程致道》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