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史記?儒林列傳?伏生者》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古詩文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一)(12分)
  
  伏生者,濟南人也。故為秦博士。孝文帝時,欲求能治《尚書》者,天下無有,乃聞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時伏生九十余,老,不能行,于是乃詔太常使掌故晁錯往受之。秦時焚書,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漢定,伏生求其書,亡數十篇,獨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齊魯之間。學者由是頗能言《尚書》,諸山東大師無不涉《尚書》以教矣。
  
  伏生教濟南張生及歐陽生,歐陽生教千乘倪寬。倪寬既通《尚書》,以文學應郡舉,詣博士受業,受業孔安國。倪寬貧無資用,常為弟子都養,及時時間行傭賃,以給衣食。行常帶經,止息則誦習之。以試第次,補廷尉史。是時張湯方鄉學,以為奏讞掾,以古法議決疑大獄,而愛幸寬。寬為人溫良,有廉智,自持,而善著書、書奏,敏于文,口不能發明也。湯以為長者,數稱譽之。及湯為御史大夫,以倪寬為掾,薦之天子。天子見問,說之。張湯死后六,倪寬位至御史大夫。九而以官卒。寬在三公位,以和良承意從容得久,然無有所匡諫;于官,官屬易之,不為盡力。張生亦為博士。而伏生孫以治《尚書》征,不能明也。
  
  自此之后,魯周霸、孔安國,洛陽賈嘉,頗能言《尚書》事?资嫌泄盼摹渡袝罚矅越裎淖x之,因以起其家。逸《書》得十余篇,蓋《尚書》滋多于是矣。
  
  《史記·儒林列傳第六十一》
  
  6、下列句中的“以”與“以給衣食”中的“以”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A.何不試之以足 B.以激怒其眾
  
  C.固以怪之矣 D.我以日出時去人近
  
  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孝文帝時,他想找到能研究《尚書》的人,后聽說伏生會講授,就打算召用他。當時伏生已經很老了,就下令太常派掌故晁錯前往向他學習。
  
  B.倪寬擅長著書、起草奏章,文思敏捷,但是口拙不會闡述。張湯認為他是忠厚之人,多次贊揚他。
  
  C.倪寬身居三公之位,由于性情謙和馴良,能順從皇上之意,善于調解糾紛,經常匡正勸諫皇上的過失,因而得以官運久長。
  
  D.孔家有用先秦古文撰寫的《尚書》,而孔安國用時下隸書字體把它們重新摹寫講讀,因此就興起了他自己的學術流派。
  
  8、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的詞。(4分)
  
  (1)亡數十篇:(2)及時時間行傭賃:
  
 。3)以古法議決疑大獄:(4)官屬易之:
  
  9、翻譯下列句子。(4分)
  
 。1)秦時焚書,伏生壁藏之。
  
  (2)天子見問,說之。
  
  答案:
  
  6、(2分)B7、(2分)C
  
  8、(4分)(1)丟失、遺失(2)暗中、偷偷地(3)案件(4)輕視、看不起
  
  9、(1)(2分)秦朝焚燒儒家書籍的時候,伏生把《尚書》藏在墻壁里。(得分點:焚、書、壁、之,各0.5分)
  
 。2)(2分)天子召見詢問倪寬后,很喜歡他。(得分點:見、問、說、之,各0.5分)
  
  翻譯:
  
  伏生,是濟南郡人。先前做過秦朝博士。孝文帝時,他想找到能研究《尚書》的人,遍尋天下不得,后聽說伏生會講授,就打算召用他。當時伏生已壽九十余歲,人很老了,不能行走,于是文帝就下令太常派掌故晁錯前往伏生處向他學習。秦朝焚燒儒書時,伏生把《尚書》藏在墻壁里。后來戰亂大起,伏生出走流亡,漢朝平定天下后,他返回尋找所藏的《尚書》,已丟失了幾十篇,只得到二十九篇,于是他就在齊魯一帶教授殘存的《尚書》。自此學者們都很會講解《尚書》,肴山以東諸位著名學者無不涉獵《尚書》來教授學生了。
  
  伏生教濟南人張生和歐陽生,歐陽生教千乘人倪寬。倪寬精通《尚書》之后,憑借經學方面的成績參加郡中選舉,前往博士官門下學習,從師于孔安國。倪寬家貧沒有資財,時常當學生們的廚工,還經常偷偷外出打工掙錢,來供給自己的衣食之需。他外出時常?唇洉⑿菹r就朗讀體會它。依照考試成績的名次,他補了延尉史的缺官。當時張湯正愛好儒學,就讓倪寬做自己的掾(yuàn,院)吏,負責呈報案情。倪寬根據經義古法論事判決疑難大案,因而張湯很寵用他。倪寬為人溫和善良,有廉潔的操守和聰敏的智慧,能把握自己的言行,而且擅長著書、起草奏章,文思敏捷,但是口拙不會闡述。張湯認為他是忠厚之人,多次贊揚他。等到張湯當了御史大夫,就讓倪寬當掾吏,向天子舉薦他。天子召見詢問倪寬后,很喜歡他。張湯死后六,倪寬便官至御史大夫,在職九去世。倪寬身居三公之位,由于性情謙和馴良,能順從皇上之意,善于調解糾紛,而得以官運久長,但是他沒有匡正勸諫過皇上的過失。居官期間,屬下的官員輕視他,不為他盡力。張生也當了博士官。而伏生的孫子也因研究《尚書》被征召,但是他并不能闡明《尚書》的經義。
  
  從此以后,魯人周霸、孔安國,洛陽人賈嘉,都很會講授《尚書》的內容。孔家有用先秦古文撰寫的《尚書》,而孔安國用時下隸書字體把它們重新摹寫講讀,因此就興起了他自己的學術流派?装矅玫搅恕渡袝分惺鞯氖畮灼,大約自此《尚書》的篇目就增多起來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ci/418592.html

相關閱讀:《清史稿?湯斌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隋書?皇甫績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葉夢得《臨江仙?送章長卿還姑蘇兼寄程致道》閱讀答案
張說《送梁六?自洞庭山作》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
吳漢何嘗殺妻閱讀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