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袁宏道《湘湖》閱讀練習及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古詩文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閱讀下文,完成第22—26題(12分)湘 湖袁宏道①蕭山櫻桃、鷙鳥、莼菜皆知名,而莼尤美。莼采自西湖,浸湘湖一宿然后佳。若浸他湖便無味。浸處亦無多地,方圓僅得數十丈許。其根如荇,其葉微類初出水荷錢,其枝丫如珊瑚,而細又如鹿角菜。其凍如冰,如白膠,附枝葉間,清液泠泠欲滴。其味香粹滑柔,略如魚髓蟹脂,而清輕遠勝。半日而味變,一日而味盡,比之荔枝,尤覺嬌脆矣。其品可以寵蓮嬖藕,無得當者,惟花中之蘭,果中之楊梅,可異類作配耳。惜乎此物東不逾紹,西不過錢塘江,不能遠去,以故世無知者。余往仕吳,問吳人:“張翰莼作何狀?”吳人無以對。果若,季鷹棄官,不為折本矣。然莼以春暮生,入夏數日而盡,秋風鱸魚將無非是,抑千里湖中別有一種莼耶?②湘湖在蕭山城外,四匝皆山。余游時,正值湖水為漁者所盜,湖面甚狹,行數里,即返舟。同行陶公望、王靜虛,舊向余夸湘湖者,皆大慚失望。22.第①段畫線的“爾”指代的內容是(用自己話回答) 。(2分)23.文章運用張翰“莼鱸之思”典故的作用是 。(2分)24.下列各組中加點詞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3分)A.惟花中蘭 善萬物得時(陶淵明《歸去來兮辭》)B.然莼春暮生 不累臣釁鼓(《左傳·秦晉?之戰》)C.入夏數日盡 秦伯素服郊次,鄉師哭(《左傳·秦晉?之戰》)D.正值湖水漁者所盜 吾屬今之虜矣(司馬遷《史記·鴻門宴》)25.對第①段畫線句理解的正確一項(   )(2分)A.秋風鱸魚也無非如此,難道千里湘湖還會特別有一種莼菜嗎?小水作品B.因秋風鱸魚人們將不再無視這種莼菜,要抑制湖中另外一種莼菜的生長嗎?C.張翰與秋風鱸魚并提的難道不是這種莼菜,或者千里湘湖還存有另外一種莼菜?D.秋風鱸魚的提法莫非沒有什么對與錯,可能后來抑制了湖中另外一種莼菜的生長?26.文章題目“湘湖”,卻以大量筆墨寫莼菜,對此試立足全文加以評價。(3分)答案:22.(2分)張翰家鄉吳地不產莼菜。(張翰家鄉吳地人也沒因莼菜了解張翰)23.(2分)典故突出表現莼菜美味,簡潔含蓄,更具表現力和感染力。24.(3分)D25.(2分)C26.(3分)大量筆墨寫莼菜側面突出湘湖之美,為結尾“大慚失望”鋪墊蓄勢,意味深長。【參考譯文】①蕭山的櫻桃、鷙鳥、莼菜都遠近聞名,尤以莼菜為美。莼菜采自西湖,在湘湖浸泡一宿之后才為佳品。湘湖能浸泡的地方也不多,方圓也就僅幾十丈上下。莼菜的根如荇菜,葉子有點像剛出水面的小荷葉,它的枝丫就像珊瑚,細細的樣子又像鹿角菜。它的嫩莖和葉背部有膠狀透明物質,像冰,像白膠,附著在枝葉之間,汁液透明清涼欲滴。它入口香脆滑柔,有點像魚髓蟹脂,可是那種清香的味道又絕非魚髓蟹脂可比。出水經半天味道就變了,經一天味道全無,與荔枝相比,感覺更要嬌嫩脆弱。莼菜品性即使推崇蓮藕與之媲美也不夠得當,只有百花中的蘭花,水果中楊梅,從異類的角度權且能與之相配?上л徊松L范圍向東不過紹興,向西不過錢塘江,不能遠離這個生長區域,所以世人很少了解這種植物。我去吳地任職,問吳人:“張翰鐘情的莼菜是什么樣子的?”吳人回答不上來。果然這樣的話,張季鷹為莼菜棄官歸鄉,不是太賠本了。莼菜在暮春時節生長,入夏幾天就不再有了。張翰與秋風鱸魚并提的,難道不是這種莼菜,或者千里湘湖還存有另外一種莼菜?②湘湖在蕭山城外,四周有山圍繞。我們游覽時,正趕上湖水被打魚的人盜泄,湖面非常狹窄,才劃行幾里的路程,就調轉船頭返回了。同行的有陶公望、王靜虛,原來向我夸耀湘湖之美的人也都大感慚愧失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ci/421435.html

相關閱讀:張說《送梁六?自洞庭山作》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
吳漢何嘗殺妻閱讀答案
《清史稿?湯斌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葉夢得《臨江仙?送章長卿還姑蘇兼寄程致道》閱讀答案
《隋書?皇甫績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