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①
陳與義
二月巴陵②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蒙蒙細雨中。
[注]:①此詩作于南宋高宗建炎三二月(1129),時金兵連陷青州、徐州,進攻楚州,大有席卷江北之勢。作者此時避亂岳州(今湖南岳陽),“借居小園,遂自號園公”。②巴陵:湖南岳陽的別名。
(1)第一、二句中的“風”“寒”有何含義?(3分)
(2)詩歌的后兩句塑造了海棠怎樣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5分)
由整理,僅供參考:
(1)(3分)①指自然的風寒——二月的巴陵,春寒未盡,日日有風,料峭刺骨(1分)。②更主要的是指社會的風寒——金兵南侵,朝廷風雨飄搖。這尤令躲避戰亂,漂泊異鄉的作者難以忍受(2分)!
(2)(5分)通過描寫海棠“不惜”污損“胭脂色”,傲然“獨立”于“春寒未了”的“蒙蒙細雨”之中,塑造出海棠美艷絕倫的姿容,表現了海棠與“風”“寒”斗傲的孤高絕俗精神(3分)。其中寄托了作者孤高拔俗的人格自許(2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ci/427571.html
相關閱讀:《南鄉子?洪邁被拘留》閱讀答案及賞析
春中田園作 閱讀答案附賞析
曹操《龜雖壽》閱讀答案及賞析-詩詞閱讀
韓愈與劉方平《春雪》閱讀答案賞析
劉因《觀梅有感》閱讀答案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