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回答問題。
菩薩蠻·金陵賞心亭為葉丞相賦①。
辛棄疾
青山欲共高人②語,聯翩萬馬來無數。煙雨卻低回,望來終不來。
人言頭上發,總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鷗,一身都是愁。
【注】①這首詞寫于淳熙元(1174)的春季,當時,辛棄疾任江東撫司參議官,是江東留守葉衡的部屬。葉衡對辛棄疾頗為器重,后來他升任右丞相兼樞密使,立即推薦稼軒為“倉部郎官”。寫此詞時,葉衡尚未作“丞相”,題目云“為葉丞相賦”,是后來追加的。②“高人”,指葉衡,即葉丞相,南宋主戰派人物,很有才干。
1.這首詞上片畫線句子運用了怎樣的藝術手法?有何作用?請具體分析。
2.有人認為“拍手笑沙鷗,一身都是愁”表現出詩人的豁達,有人則說表現的是詩人沉重的憂傷。你的看法怎樣?為什么?請聯系全詩說明。
參考答案
1.畫線句用了擬人、比喻(或化靜為動,或移情入景)的手法(1分),本是人望山,卻說青山想要向葉丞相傾訴衷腸,如萬馬奔騰而來,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山之連綿(2分),并借此含蓄表達對葉丞相的傾慕之情,同時也表現出詩人對指揮千軍萬馬馳騁疆場的熱切希望(2分)。
2.參考答案一:我認為“拍手笑沙鷗,一身都是愁”表現的是詩人沉重的憂傷。(1分)人們都說頭發總是因愁在變白,那沙鷗豈不一身都是愁?明寫鳥之愁,實寫人之愁,(2分)因為所盼望的事情“望來終不來”,收復失地報效國家的理想無法實現,故詩人心中充滿無盡的愁情。(3分)
參考答案二:我認為“拍手笑沙鷗,一身都是愁”表現的是詩人豁達的心境。(1分)人們都說頭發總是在愁中變白,那沙鷗豈不一身都是愁?詩人故意發此癡想,而且拍手而笑,是對沙鷗的調侃,也是對自己的調侃,顯得詼諧幽默。(2分)表明詩人雖然因為所盼望的事情“望來終不來”,收復失地報效國家的理想無法實現而心情充滿憂憤,但卻想要努力驅散心中的陰霾,表現了詩人的豁達。(3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ci/457348.html
相關閱讀:《清史稿?湯斌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張說《送梁六?自洞庭山作》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
吳漢何嘗殺妻閱讀答案
葉夢得《臨江仙?送章長卿還姑蘇兼寄程致道》閱讀答案
《隋書?皇甫績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