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超薦賢
郗超①與謝玄②不善。苻堅③將問嚴晉鼎④,既已狼噬⑤梁歧,又虎視⑥淮陰矣。于時朝議遣玄北討,人間頗有異同⑦之論。唯超曰:“是必濟⑧事。吾嘗與共在桓宣武⑨府,見使才皆盡,雖履屐之間,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11必能立勛!痹12功既舉,時人咸嘆超這先覺,又重其不以愛憎匿善。
摘自《世說新語》
[注釋]①郗超,東晉地曾任參軍、中書待郎。②謝玄,東晉名將,淝水之戰雖指揮晉軍擊敗苻堅。③苻堅,前秦皇帝。④問鼎,圖謀政權。鼎,傳國寶器,比喻帝位、帝業。⑤狼噬,像狼一樣吞噬。⑥虎視,像虎一樣看。⑦異同,偏義復詞,偏指“異”。⑧濟,成。⑨桓宣武,東晉大臣桓溫。宣武,謚號。⑩履屐,履,鞋。屐,木頭鞋。代指普通人!11容,允許,許可!12元,大。
[譯文]郗超與謝玄不友好。苻堅將要侵犯晉國,在像狼一樣吞噬了梁歧之后,又像虎一樣盯住了淮陰。當朝中討論派謝玄向北討伐的事,大臣中間很有不同的看法。只有郗超說:“這個人北伐一定成功。我曾和他同在桓溫府做事,見他使用人才各盡其能,即使是平民也得到適合他們的工作。由此推論,任用他一定能使他立功。”北伐大功告成,當時人們都感嘆郗超有先見之明,又推重他不因為個人愛憎而抹殺別人的優點。
[簡析]這篇文章主要推崇郗超在關鍵時刻,能以國家利益為重,不以個人愛憎匿善。這種精神很值得后人學習。文章中使用的比喻生動形象!袄鞘伞薄ⅰ盎⒁暋,既刻畫了苻堅咄咄逼人的氣焰,又暗示出東晉緊張、危急的局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ci/618933.html
相關閱讀:曹操《龜雖壽》閱讀答案及賞析-詩詞閱讀
劉因《觀梅有感》閱讀答案及賞析
《南鄉子?洪邁被拘留》閱讀答案及賞析
韓愈與劉方平《春雪》閱讀答案賞析
春中田園作 閱讀答案附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