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曹劌論戰》《景公舉兵欲伐魯》比較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古詩文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閱讀下面兩則短文,回答后面問題。(13分)
曹劌論戰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梢砸粦稹饎t請從。
景公舉兵欲伐魯
景公舉兵欲伐魯,問于晏子,晏子對曰:不可。魯好義而民戴之,好義者安,見戴者和,伯禽之治存焉,故不可攻。攻義者不祥,危安者必困。且嬰聞之,伐人者德足以安其國,政足以和其民,國安民和,然后可以舉兵而征暴。今君好酒而辟,德無以安國,厚藉斂,意使令,無以和民。德無以安之則危,政無以和之則亂。未免乎危亂之理,而欲伐安和之國,不可,不若修政而待其君之亂也。其君離,上怨其下,然后伐之,則義厚而利多,義厚則敵寡,利多則民歡。
公曰:善。遂果不伐魯。
19、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
(1)又何間焉 間:_______
(2)忠之屬也 屬:_______
(3)德足以安其國 安:_______
(4)遂果不伐魯 遂:_______
20、下面加點詞義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肉食者謀之(代詞,如何迎戰) 伯禽之治存焉(結構助詞,的)
B.何以戰(介詞,憑、靠) 政足以和其民(介詞,用來)
C.雖不能察(連詞,雖然) 問于晏子(介詞,向)
D.其鄉人曰(代詞,曹劌的) 其君離(代詞,指百姓)
21、翻譯下面句子。
(1)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厚藉斂,意使令,無以和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曹劌和晏子都認為作戰的前提條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隊長兩篇短文,簡要分析曹和晏子分別具有哪些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19、(1)參與 (2)類 (3)使安定 (4)于是 20、C. 21、(1)穿的吃的這樣一些養生的東西,不敢獨自享用,一定把它們分給別人。 (2)征收賦稅沉重,下令頻繁,不能夠使人民和樂。 22、修明政治,得到人民的擁護,上下和諧。 23、例:曹劌關心國事,在政治上具有遠見卓識。晏子機智善變,敢于進諫,一心為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ci/684840.html

相關閱讀:《隋書?皇甫績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清史稿?湯斌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張說《送梁六?自洞庭山作》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
吳漢何嘗殺妻閱讀答案
葉夢得《臨江仙?送章長卿還姑蘇兼寄程致道》閱讀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